两个半月宝宝吃手正常吗 怎么改掉吃手习惯

2022-12-29 09:58:26

马艳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宝宝一岁零四个月了,还是经常吃手。今天我带他去小区幼儿游乐场玩,别的孩子都在玩滑梯什么的,我宝宝站在那里只管吃手。我看着觉得有点烦,就把他的手拿出来,反复拿了几次,宝宝大哭。我现在很苦恼,到底这么大的孩子吃手应不应该干涉或者说引导呢?”宝宝爱吃手怕是不少妈妈们最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宝宝到了一岁之后,爱吃手的毛病还是改不掉,不少妈妈就有些怀疑,宝宝一直吃手会不会是什么疾病的征兆?

两个半月宝宝吃手正常吗?宝宝吃手也不一定是坏事

其实,纠结不已的妈咪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如何改掉宝宝吃手习惯?

1.针对3岁以下的宝宝

使用安抚奶嘴儿: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吃手主要是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儿去代替手。安抚奶嘴儿既满足了宝宝的吮吸需求,又不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健康。

“妈妈的膝盖时间”:有一种说法是,对宝宝来说,3岁以前是“妈妈的膝盖时间”,意思就是3岁以前宝宝应该是围绕在妈妈身边的,妈妈不应该因为忙碌让宝宝独自去玩,应该给宝宝有更多的身体接触和互动,比如一些亲子游戏,用心去陪伴他/她。这时宝宝要观察你的反应,跟你互动,两手又占着,自然就没有精力去吃手了。

2.针对3岁以上的宝宝

捕捉孩子的心理动态:上面已经提到,3岁以上的孩子吃手,很可能是出于紧张、焦虑甚至是无所适从。家长这个时候要敏锐的捕捉孩子的心理状态,要帮宝宝慢慢去适应陌生的环境。

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由于3岁以上的宝宝吃手很可能是因为无聊或者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是不是给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要多开展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活动,陪宝宝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不让宝宝感到无聊或者无事可做。

涂鸦表格鼓励法:3岁以上的很多宝宝都喜欢涂鸦,自己乱画一些东西。妈妈可以做一些表格,每次一吃手就让他自己打一个勾。假设每三个小时总结一次,第一个“三个小时”可能吃了6次手,打了6个勾,第二次总结就可能减少到5次,以此类推。这样,宝宝看到自己在慢慢变化,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坚持,我是可以做到不吃手的。对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心理强化。

给指甲涂上指甲油:这个办法主要针对爱美的小女生。可以给宝宝的指甲上涂上五彩缤纷漂亮的指甲油,她一吃手,就会有一种意识,也就会自我控制,这样慢慢就会好一些。

不要常说“别吃手”: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吃手,会带点强制性地直接说“别吃手”。这种做法看似对宝宝有一定的威慑力,实际上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是在不断加深“吃手”这个词在他/她脑海中的印象,这就像如果现在告诉你不让你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估计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真的不去想。所以当看到宝宝吃手的时候,不要去强化“别吃手”这个概念,而可以去抱抱他,亲亲他,把宝宝的小手占用过来,这样就慢慢弱化了“吃手”这个概念。

改掉宝宝吃手习惯需注意2方面

1.宝宝吃手习惯可以尽早改掉

在宝宝很小(6个月左右甚至更早)的时候,发现宝宝吃手,家长应及时采取办法解决,比如前面提到的用安抚奶嘴儿等替代物。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把吃手习惯保持到3岁甚至更大的年龄。尽早解决可以避免吃手问题形成“顽疾”。

2.改掉宝宝吃手习惯不要急于求成

发现宝宝有吃手习惯,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给宝宝足够的关爱。形成习惯难,改掉习惯更难,妈妈们要明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改掉宝宝吃手的习惯,除了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观察之外,妈妈们可把苦瓜水涂抹在宝宝的手指头上,即便苦瓜水干掉,宝宝在吸允手指时依然可以感觉到苦味,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不会去吸允手指,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