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朋友”是否可怕?

2013-03-16 17:07:51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国药同煤三医院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随着病情演变,可进展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传染,常见的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如下几点:

第一:未接种疫苗。有研究报道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感染HBV的可能性是接种过乙肝疫苗者的42倍。由于目前乙肝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乙肝感染率、预治乙肝的重要措施。

第二:有乙肝家族史,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

第三:创伤性美容。创伤性美容手术如纹身、穿耳洞等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破损,一旦器具没有严格消毒,容易感染各种病毒。

第四:多次输血。经血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

第五:共用剃须刀。多项研究证实,共用剃须刀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行为。

已经知道了什么情况下会传染乙肝,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情况下不会传染。

下面的情况不会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第一:一起就餐。消化道是不能传播乙肝的,和乙肝带毒者共同进餐肯定不能传播乙肝病毒。

第二:相互握手。尽管在乙肝带毒者的汗液中可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标志物,但握手仍是安全的。实际上,健康人的手上可以沾染很多种微生物,有人研究发现,手上的病菌、病毒多达成千上万,他却不会发病。这些病菌、病毒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

第三:礼仪性接吻。乙肝带毒者的唾液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但礼仪性接吻不沾染唾液,属于“干接吻”,即使口唇相互接触也没有问题。爱人间、相恋者的双方唾液混合可能有一定传播作用,但实际意义也不大。因为从口腔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是不大的,不少学者试验,都证明乙肝病毒在口腔难于传播成功。

第四:相互拥抱。这是一种常用的礼节性行为,因为没有实质性接触,不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

第五:跳舞。在一起跳舞时可能有手拉手的动作,这都不足以构成乙肝病毒的传播。其实在舞池中,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说不定你的舞伴就是一位乙肝带毒者。但是,只要知道了对方是乙肝带毒者,就再也不愿意和人家跳舞去了。这其实是精神作用。

第六:共同游戏、旅游。乙肝带毒者体内的病毒和对方没有传播的渠道,只是一般的接触,怎能使乙肝病毒进入对方的血液中呢。

第七:同室居住。同学们在一个集体宿舍里,其中有乙肝带毒者,是不会发生彼此传播的,乙肝病毒不能在空气中存活和复制。每一种病菌和病毒,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渠道,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这一渠道传播。

第八:同一教室上课。这也是很安全的,不会传播乙肝。

我国有庞大的乙肝带毒者,他们就生活在大家周围,也在和大家密切接触着,大家需要交往,需要交流,和乙肝带毒者在一起是否就要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呢?当然不会,只是有的人总感到对方是一名乙肝带毒者,心理上难于接纳而已。所以我们要真心真意的把他们当作朋友。

乙肝用药方案
甘利欣
目前临床常规用于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之一,使用患者多,治疗效果好,有较好...
乙肝宁颗粒(九芝堂)
中药制剂有较好的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加抗击病毒的能力,再者可以修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