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堵塞的症状

2022-12-28 08:12:06

王利一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咽鼓管的功能障碍并非局限于对有效振动的影响。当咽鼓管发生持续性功能障碍时,内侧压力就会低于外界压力,即出现负压。此时,中耳腔内内的血清就会随之渗出到中耳腔,形成中耳积液,这就是所谓咽鼓管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咽鼓管阻塞的症状

咽鼓管阻塞根据病史和体征,用Valsalva通气法检查正常者,多诊断为此症。最好进行声导抗检查。本症吞咽和呵欠时鼓室压不变,用力捏鼻鼓气时有气体进入鼓室。由于耳膜的凹陷,患者可感觉到声音变得沉闷,并可有并发耳鸣以及鼻塞等表现。由于鼻塞的存在,嗅觉也会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2、引流中耳分泌物。

3、防止逆行性感染。

4、阻声和消声的作用。

因此当咽鼓管阻塞时这些功能就会失调,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咽鼓管阻塞时主要症状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自声过强及低音调耳鸣,查体可见鼓膜内陷,可有鼓室积液,听力检查示传导性耳聋。

咽鼓管阻塞的并发症

本病常有咽鼓管的感染,故可出现与咽鼓管堵塞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间断耳鸣发作,耳膜凹陷。也可兼有乏力、头昏、失眠等症。感染可直接蔓延的中耳以及扁桃体,并发中耳炎的患者,可有耳鸣、耳聋等表现,外耳道有异常分泌物流出。感染扁桃体可造成扁桃腺肿大。

咽鼓管软骨段在解剖上正常,但其机能发生障碍,即咽鼓管咽口被动开放而不能主动开放。与一般炎性水肿所致的咽口阻塞有所区别。

过去都采用中耳负压治疗法治之,如穿刺,插穿引流,仅能获得短暂疗效,不能达到长期治愈。Misurya于1976年首次采用腭帆张肌腱缩短术,即病人取父子卧垂头位,在第三磨牙后内方翼钩处,用1%利多卡因作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于翼钩端外侧做2厘米弧形切口,暴露翼钩,并沿翼钩向深层内外两侧剥离出腭帆张肌腱,用3°尼龙线在翼钩两侧穿过腭帆张肌腱,包绕翼钩,予以缩短结扎,一般可缩短0.5厘米,症状多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