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会长肿瘤吗? 该怎样治疗眼睛肿瘤?

2017-12-09 22:42:38

付伟 副主任护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一提到肿瘤,大家立刻想到的都是肺癌、胃癌、肝癌等大器官的肿瘤,却很少想到眼睛。其实眼睛也是可以得肿瘤的,而且发病率还不低呢。假如发现眼睑上的痣发生变化或者长了肿块、小孩子的眼睛“发白光”,那可就要特别小心了。

与其他器官一样,眼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无论良性或恶性均可损害眼部组织及其功能,恶性肿瘤可损害眼球及视功能,并可向眶周、颅内扩散或全身转移,威胁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眼恶性肿瘤即癌依据原发部位分为原发性(起源于眼部)和继发性(转移)癌。转移癌中多来源于乳腺癌和肺癌,也见于前列腺、肾脏、甲状腺、皮肤、结肠等部位的癌肿。眼部的肿瘤主要长在三个部位:眼睑和结膜、眼眶包括泪腺、眼球内。

最常见的眼睑肿瘤是基底细胞癌,这种肿瘤生长在眼部,但极少向全身转移。其他常见的眼睑肿瘤还有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眼眶的肿瘤可谓多种多样,包括血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恶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等;泪腺也是一个肿瘤好发的部位,如混合瘤、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最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是眶淋巴瘤。眼球内长的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成人最常见的是葡萄膜黑色素瘤,这种肿瘤可发病于脉络膜、虹膜和睫状体。其次常见的是原发性眼内淋巴瘤,多为B细胞型。对于儿童,最常见的恶性眼内肿瘤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若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5%。其次为髓上皮瘤,多见于睫状体。在眼良性肿瘤中,眼眶皮样囊肿最为常见。大型眼眶深部皮样囊肿可对肌肉和视神经造成压力影响,导致复视、视力丧失。

眼肿瘤的发病情况有年龄特点,儿童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毛细血管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成人多发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泪腺混合瘤、炎性假瘤及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眼睑的基底细胞癌和睑板腺癌多见于老年人。眼眶肿瘤和眼眶病也有单侧和双侧之分,例如眼眶淋巴瘤、炎性假瘤、绿色瘤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常在双侧眼眶发生。

眼部肿瘤尤其是眼睑、结膜、角膜的肿物位于体表,易被患者和家属发现,眼眶肿瘤常引起视功能变化,眼突和眼球位置异常,常促使患者到专科就诊。而眼内肿瘤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发展到较晚阶段才有不适出现。例如眼内的黑色素瘤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症状可为视力模糊、视力下降、复视、视力减退等,最终生长的肿瘤可引起视网膜脱离,有时肿瘤可通过瞳孔可见。而儿童最常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晚期表现包括斜视(斗鸡眼)、瞳孔白色或微黄色辉光、视力减退等,有时可能仅是眼红和眼痛。因此,对于眼部一些改变如眼皮上或眼睛表面长出异常的东西,眼球突出、移位或出现单眼的视力下降等,都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

眼睑肿瘤治疗的方式要参照病灶的大小、位置、恶性程度、以及患者年龄而定。治疗可采用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光手术等方法。一般良性肿瘤,若病灶不大,则可追踪观察,若肿瘤大到影响视力或外观,则可采用激光或手术切除法。恶性肿瘤则在肿瘤切除干净后,须并用眼睑重建手术或放射治疗。

眼眶肿瘤:良性病变的治疗时应始终考虑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和恶性肿瘤的重要区别。并且依据病变的不同位置、病变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恶性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应尽快治疗,必要时行眼眶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则上眼眶恶性病变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综合治疗。

眼球肿瘤包括眼球表面肿瘤和球内肿瘤,治疗原则各有特点。例如球内恶性肿瘤局部敷贴器放射治疗,以及局部切除联合其他综合疗法等,这些治疗手段不仅有效可治疗肿瘤,也相对保留一定的视功能,避免了单纯眼球摘除所致的视力丧失。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