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中暑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为肾脏充血伴有囊下,肾盂,肾间质的出血。临床表现尿量少,尿常规中有蛋白,透明管型和颗粒性管型,脓细胞和红细胞。休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休克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老年患者。中暑患者休克的发生与脑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及低血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相反,休克亦加重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及衰竭。
(二)高温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晌
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42°C)对细胞产生直接损伤作用,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1. 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能引起大脑和脊髓细胞快速死亡,继发脑局灶性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和昏迷。小脑Purkinje细胞对高热反应极为敏感,常发生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和辨距不良。
2. 心血管系统 热射病患者常表现高动力循环状态,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动过速(>180次/分)及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CVP)升高。持续高温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促发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继而心排血量下降和皮肤血流减少,影响散热,形成恶性循环。
3. 呼吸系统 高热时,呼吸频率增快和通气量增加,持续不缓解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热射病时可致肺血管内皮损伤发生ARDS。
4. 水和电解质代谢 热适应后第二周,因出汗、排尿丟失及补充不足,体内总钾量减少20%(500mEq)以上。大量出汗常导致水和钠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常。
5. 肾脏由于严重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解等,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6. 消化系统 中暑时的直接热损伤和胃肠道血液灌注减少可引起缺血性溃疡,容易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热射病患者,发病2 ~3天后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坏死和胆汁淤积。
7. 血液系统 严重中暑患者,发病后2 ~3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DIC。 Dic又可进一步促使重要器官(心、肝、肾)功能障碍或衰竭。
8. 肌肉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由于肌肉局部温度增加、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常发生严重肌损伤,引起横纹肌溶解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