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血压的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女  2016-01-14 01:18:58

病情描述:

请教各位专家,我奶奶现年76岁,患胆结石已多年,因患有高血压一直未能进行手术(以前病发进了好几次手术室,最后都因血压太高、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未能进行手术,采取保守疗法至今),现又发病住院,所在医院医生称不能进食、饮水,需要即刻进行手术,但我奶奶的血压高居不下,医生不敢进行手术,只能先将血压降下,再观察采取医治措施,不过住院医生担心结石太大导致胆破裂,已下病危通知书,若发生胆破裂只能冒着风险上手术台。 望各位专家医师提出宝贵意见,因情绪急切言辞上冒犯之处还望谅解!回复为感!

您好,三高患者的饮食要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30g 以上,或豆腐干45g或豆腐75-150。 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百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法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质总量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g为宜。 膳食成分中应减少3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以人造奶油代替黄油,以脱脂奶代替全脂奶),使饱和脂肪酸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7--10%。 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西方膳推荐二者的比值为0.5-0.7,我国传统膳食中因脂肪含量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一般在1以上。 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mg/日。 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

您好,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或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这就要求老年人遇事要冷静,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会克制自己。学会释放心中不快的方法,如多与家人、老朋友交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每欲要发火时,便离开现场,去做别的事情,或改换话题,分散注意力,从而使怒气怨言得到化解。
  2)生活要有规律。对老年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对预防高血压病非常重要。首先老年人要做到有劳有逸,劳逸适度。每天要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和1--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到饮淡茶、不吸烟、少饮酒(可饮少量白葡萄酒)。因烟中的主要成份尼古丁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周围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升高;酒中的主要成份酒精能使心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血管壁粥样硬化,易于发生高血压。
  3)合理饮食,避免肥胖。老年人的饮食应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又不致肥胖为原则,因为肥胖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平日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肥甘厚味之品。烹饪时要控

病情分析: 你好,正确而适宜的调养护理,不但能够提高和巩固降压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能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是高血压防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例如:节制七情、生活规律、适当运动、调节饮食,戒烟限酒等。
  意见建议:保持轻微饥饿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持体重在正常水平往往让血压的控制变得更容易。同时,多种降压药都可能带来对糖代谢、脂代谢的不良影响,饿一饿肚子将是非常有益的。
   低盐 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减少酱油的食用量,酱油3-5毫升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高钾 富钾食物在食谱中经常"露面"不仅直接有益于血压的控制,还能避免某些降压药的副作用。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都富含钾。
   补钙 钙不仅能维持骨头强健有力,软组织同样需要它,适当的钙营养能保持血压稳定,其作用机制与钙能抑制甲状旁腺分泌
  以上是对“临近高血压的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