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女 72岁 2016-01-31 19:01:24

病情描述:

前阵子到奶奶家去玩,发现奶奶越来越迟钝了,而且身体也变得好瘦,经常在发呆。最近经常说胸口痛,有一天突然晕倒,吓死家人,马上送到医院检查,说是得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实在很担心奶奶。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吗?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

(1)休息和限制活动: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和能量消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休息的程度应视心衰轻重而定。心功能轻度降低者,可允许做一些轻度活动或从事一些轻便工作;反之,若心功能不全属于Ⅲ~Ⅳ级者,则应限制活动,甚至卧床休息。急性左心衰宜采取半坐卧位。但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静脉血栓、肢体失用性萎缩、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待病情改善后应鼓励病人作轻度活动,做到动静结合才有利于康复。必须指出,休息不仅仅是肉体上休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脑力上休息,对焦虑不安、失眠者可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安定,5mg)、硝西泮(nitrazepam硝基安定,5~10mg)、艾司唑仑(estazolam 舒乐安定,1~2 mg)等,同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心理治疗。
  (2)限制水、钠摄入:心衰病人的饮食宜清淡和少吃多餐,食物应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并注意热量平衡。对于肥胖冠心病者宜低热量、低脂饮食,适当减肥。长期营养不良的慢性病者,则要保证营养,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对消除水肿有效。轻度心衰每天氯化钠摄入应控制在5g左右,中度心衰者为2.5g,重度者为1.5g,必要时采取戒盐饮食。但严格戒盐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为达此目的,治疗心衰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必须重视心衰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这是治疗心衰关键之一。
  (2)尽量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低盐饮食、适当应用镇静药、限制活动等。落实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应用利尿药和强心药就可以获得纠正;对于重度心衰者采取严格的低盐饮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样是减少心脏负荷、水钠潴留的重要措施,决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而忽视这些一般性处理方法。
  (3)尽管目前有许多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属于Ⅱ~Ⅲ级的患者仍首选利尿药,视病情口服或注射;无效再根据适应证选用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仅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作为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洋地黄类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药物。但对于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洋地黄治疗不但无效甚至有害。
  (4)对于Ⅳ级心功能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心衰时低盐饮食;
   2、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3、有栓塞史者作抗凝治疗;
   4、有多量胸腔积液者,作胸腔穿刺抽液;
   5、严重患者可考虑人工心脏手术或心脏移植;
   6、对症、支持治疗。
   由于病因未明,预防较困难。在病毒感染时注意心脏变化并及早治疗,有实际意义。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
   1.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
   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详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用,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
   近年来发现本病有心力衰竭时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
  以上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