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新生儿溶血病检验报告单

 1岁 2016-02-06 10:39:18

病情描述:

产前新生儿溶血病检验报告单

换血输血 ⑴换血目的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⑵换血指征①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120g/L.②脐血胆红素>59.84~68.4μmol/L(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13mg/dl);③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⑶血清选择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后的血.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⑷换血量及速度常用的换血量为85ml/kg,约为婴儿全血的2倍.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为10~20ml,病情重、体重轻者抽注10ml.速度要均匀,约每分钟10ml.换血后可作光疗.以减少或避免再次换血. 换血操作较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重.MN溶血最为罕见.例如: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1例(0.1%).
  临床症状: 本病因其溶血的严重程度不同差异很大.
   1胎儿水肿:由严重溶血所致少数可致死胎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此常发生在严重的Rh溶血病儿ABO溶血发生较少.
   2黄疸:最常见多于出生后24小时出现尤以Rh溶血出现早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
   3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

针对新生儿溶血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新生儿溶血病,为你解答如下:
  【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和母亲产生的IgG型抗体量、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
  及胎儿代偿能力有关。ABO溶血症临床差异很大,Rh溶血症常比ABO溶血者严重。
  1.胎儿水肿 患儿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及贫
  血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大多死亡,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 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ABO溶血病大多在出生后2~3天
  出现,黄疸发展迅速。
  3· 贫血 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
  期才出现。重症贫血易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4.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
  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当血清胆红
  素>342umol/L(20mg/dl)易引起核黄疸,需积极处理。
  【治疗原则】
  以上是对“产前新生儿溶血病检验报告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