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出血偏瘫的药物有什么

男  2016-02-07 05:53:12

病情描述:

我父亲,教师,53岁,今年10月份不幸因高血压出现脑溢血,因县医院医疗条件的影响不能及时手术,出血量达到了80毫升,做了手术后左上,下肢已没有知觉,经过了两个月的治疗现在脚有点知觉了,但手的情况仍没有多大效果.西药方面主要也就是醒脑,补脑,降血压的药中药是补气血的药.但术后已有差不多两个月了怎么效果不大,而且这期间出现乱说话,乱骂人,易生气,不肯配合治疗的情况,请问下各位专家这是不是正常的,好了后会不会就是这样了.另外国内外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治疗这种病特效药或治好病例较多的药.另外请教一下:听朋友说过一种药叫__(偏瘫康复胶襄).这个药可以吗?真实吗?

脑溢血病人的饮食
  病人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风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混合奶配制所需原料为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配制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净的鸡蛋磕开,放入干净盛器内,加入白糖、盐、油,用筷子搅匀;(2)将鲜牛奶600毫升和米汤350毫升混合煮沸;(3)将制成的鸡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汤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质40克,脂肪40克,糖类120克,热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并发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中风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则应给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

意见建议:是外伤引起的脑出血;还是高血压脑溢血呢?不过这两个病症状都差不多;严重的都会有一侧肢体瘫痪;所以容易出现肢体水肿。人的肢体活动是受神经支配的,而血管的舒缩功能也是受神经支配的,当肢体偏瘫后,失去了神经支配,偏瘫侧肢体便会继发营养代谢障碍,使血管的舒缩功能调节失调,收缩和舒张反应变得迟缓,静脉血回流速度减慢;逐渐出现水肿。 康复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经常被动运动和对患肢进行按摩。通过摩、揉、捏、按等手法,以代替肌肉主动活动,使之达到挤压静脉血管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纠正患肢的营养代谢障碍。 其次,要注意抬高患肢体位,坐位时,要用支架或其他支撑物将前臂抬高,或放于椅子扶手上。卧位时,患侧下肢应垫高10~20厘米,减少因重力对灌注的影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患肢肿胀。最好避免在患肢打针输液;可以配合中医针灸;理疗;中药治疗的一系列康复治疗;一般慢慢都会好转的。

偏瘫的药物治疗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的急性或亚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多见于老年人,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其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情绪紧张、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时用力排便、严重失眠或嗜睡状态等,往往是中风的诱发因素。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是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下巴略向前突,这样即可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又能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若患者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改取仰卧位,头后仰或转向一侧,便于进行人工呼吸。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家属不要摇晃患者,运送去医院时也要尽量做到平稳,头位稍高,这样可以减轻病情的发展。
  以上是对“治疗脑出血偏瘫的药物有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