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女 25岁 2016-02-08 19:15:46

病情描述:

患者信息:男 70岁 河北 邯郸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起源,走形正常。左,右管状动脉走行区可见明显钙化影。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可见粥样斑块形成,D1发出后LAD主支完全闭塞,D1管壁不光滑,可见粥样斑块形成,回旋支近中段可见90%弥漫性狭窄,余主支及分支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右冠状动脉全程管腔弥漫性粥样板块形成,管壁不光滑,前向血流TIMI3级。冠状动脉造影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建议其行搭桥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不知道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希望各位好心人 医生大夫给与我建议。帮助我。 因为年龄大了。这个手术需要开胸。年龄大了。不知道能否受的了。很矛盾。 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后者是由于粥样瘤表面的纤维斑块破裂,结果出现血小板粘附引起的.造影证实1/3以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缺血区的血管内有导致部分闭塞的血栓,由于造影时可能难于辨认血栓,报道的发生率可能偏低.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型),这些改变可任意组合.大约30%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少见,胸痛时心电图的明显变化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标志.
   [1]诊断依据
   一,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鉴别诊断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不稳定型心绞痛鉴别诊断为你解答如下。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中有可能是变异性心绞痛,这种症状可以没有心绞痛的典型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年龄提前,且除吸烟较多外,大多数无经典的冠心病易患因素。除此之外,胸痛发作时还有如下特点: (1)心绞痛多发生于休息和一般日常活动时:与心肌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 (2)胸痛发作常呈昼夜节律性:几乎多在每天的同一时发生,尤以午夜与早晨8∶00 之间多见,且绝大多数心绞痛发生于凌晨,可于睡眠中痛醒也可于睡醒时出现。 (3)胸部不适通常非常严重:而被病人描述为疼痛,常常伴随因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 (4)发作持续的时间差异很大:短则几十秒钟,长则可达20~30min。总的来说,短暂发作较长时间发作更为常见。 (5)诱发原因通常为高通气、运动及暴露于寒冷环境中。 (6)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常呈周期性:其常在短暂的几周内集中发作而在随后的长时间内却处于疾病缓解期,其间无症状或无症状性缺血性事件。总之,有个消长变化期。 (7)变异型心绞痛病人与其他血管痉挛性疾病:如偏头痛和雷诺现象有一定关系。 (8

病情分析: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有时也可发生颈、咽或下颌部不适;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早晨多发;疼痛一般持续3~5钟后会逐渐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发作多次。
  意见建议:建议随身准备好应急药物。
  以上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