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男  2016-02-08 21:25:46

病情描述:

心脏超声波检查,报告描述:各房、室腔大小正常;主动脉根部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左室心尖部明显肥厚,最厚处达1.9cm,余节段心肌厚度基本正常,收缩期左心室心尖部近乎闭塞,左室流出道未见明显梗阻;主动脉瓣回声粗,舒张期见轻微反流,余瓣膜未见异常。结论:1、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主动脉瓣退变并反流(轻微);3、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1.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详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用,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近年来发现本病有心力衰竭时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β受体密度上调,已知有β1好,起始用极小剂,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3.有心律失常,尤其在症状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方法治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4.对预防栓塞性并发症可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绣聚集药。5.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环化腺苷酸、辅酶Q10等可作为辅助治疗。6.对长期心力衰竭,

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1、大约70%左右的DCM患者,在出现症状后5年内死亡;当其心稼变薄和心肌功能减退后,预后将进一步恶化。心律失常的存在使预后更严重。总的看来,男性患者存活时间只有女性患者的一半,而黑人患者的存活时间也只有白人的一半。大约50%的患者死亡是突然发生,推测是由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2、治疗特殊病因如酗酒和感染等可以延长生命。如酗酒是心肌病的病因,则病人应戒酒;如果患者的心肌病是由感染所致则应使用抗生素。3、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心绞痛由心脏病引起的一种胸痛发作。可用硝酸盐类制剂、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两种药物能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以及避免紧张等可以减少心脏耗氧。3、肿大心脏的心稼上可以形成血栓,故常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由于大多数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副作用,因而常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视疗效再谨慎地增加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一般同时使用一定的利尿剂。然而,除非有特别的病因可寻,否则DCM患者心力衰竭的预后并不理想。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预后,现今进行的心脏移植手术多是针对DCM的。

病情分析: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减低舒张末期压升高继而肺静脉压升高肺瘀血之故与室间隔肥厚伴存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加重肺瘀血②心前区痛多在劳累后出现似心绞痛但可不典型是由于肥厚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所致③乏力、头晕与昏厥多在活动时发生是由于心率加快使原已舒张期充盈欠佳的左心室舒张期进一步缩短使原已舒张期充盈欠佳的左心室舒张期进一步缩短加重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由于交感神经作用使肥厚的心肌收缩加强加重流出道梗阻心排血量骤减而引起症状④心悸由于心功能减退或心律失常所致⑤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患者由于心肌顺应性减低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增高继而心房压升高且常合并心房颤动晚期患者心肌纤维化广泛心室收缩功能也减弱易发生心力衰竭与猝死
  意见建议:治疗:由于病因不明预防较困难超声心动图检出隐性病例后进行遗传资料可作研究为预防发病应避免劳累、激动、突然用力凡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等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尽量不用如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应预防发
  以上是对“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