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CO2浓度增高时对呼吸有何影响及其机制

男  2016-03-13 09:13:12

病情描述:

年龄77岁,原来得过肺结核,医生介绍说左肺功能丧失,右肺也不怎么好。在县人民医院医生说可以放弃治疗,后转省人民医院。开头可以主动呼吸。后需要吸氧,现在全靠呼吸机维持,医生说用呼吸机是因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用呼吸机高压氧疗病人很痛苦。现在医生是怀疑要么是右肺功能丧失。要么是气管有堵塞,想问下这个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行的话,想放弃治疗,省的病人受折磨,谢谢,医生无法给个准确的结论。

一、缺O2和CO2潴留的发生机制
   (一)通气不足 在静息呼吸空气时,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n,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肺泡通气量减少,肺泡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呼吸空气条件下(吸入氧浓度为20.93%,二氧化碳接近零),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见图2-6-1。
   图 2-6-1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
   (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的通气与灌注周围毛细血管血流的比例必须协调,才能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正常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4L,肺毛细血管血流量(Q)5L,两者之比为0.8。如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大于血流量(>0.8)。则形成生理死腔增加,即为无效腔效应;肺泡通气量在比率上小于血流量(<0.8),使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进入肺静脉 ,则形成 动静脉样分流(图2-6-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O2,而无CO2潴留。此因混合静脉血与动脉血的氧分压差要比CO2分压差大得多,前者为7.98kPa,而后者仅0.79kPa,相差10倍。故可藉健全的肺泡过度通气,排出较多的CO2,以代偿通气不足

(一)治疗原发疾病
  消除ARDS的原因,如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等。
  (二)吸氧与呼气末正压呼吸
  ARDS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主要机制是肺内功能性分流,所以吸氧疗法对提高其Pao2的作用较小。吸呼高浓度氧可提高Pao2,但吸入氧浓度在60%以上2~3天就可能引起氧中毒,反而加重ARDS。
  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呼吸使呼气末时气道及肺泡压大于大气压,可将原来萎陷的气道和肺泡张开,恢复其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减少肺内分流,提高Pao2用PEEP呼吸尚可降低吸入气的氧浓度。但呼气末压力过高会压迫肺血管和心脏,使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循环性缺氧。

病情分析: 这应该是二氧化碳潴留,同缺氧一样,是一个专用病理学名词,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堆积、潴留,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意见建议:氧疗的方法: 常用的氧疗为鼻导管或鼻塞吸氧,吸入氧浓度(F1O2)与吸入氧流量大致呈如下关系:F1O2=21+4×吸入氧流量(L/min)。但应注意同样流量,鼻塞吸入氧浓度随吸入每分钟通气量的变化而变化。如给低通气量吸入,实际氧浓度要比计算的值高;高通气时则吸入的氧浓度比计算的值要低些。
  以上是对“血液中CO2浓度增高时对呼吸有何影响及其机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