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同导联R波的1/4. 2.图形演变与分期 (1)早期(超急性期):巨大高耸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抬高ST-T也可联成单向曲线但无坏死型Q波.此期通常持续数小时. (2)急性期: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同时并存.有无坏死型Q波是早期与急性期的区别点.此期持续数日至数周. (3)近期(亚急性期):抬高的ST段回复到基线而坏死型Q波及缺血型T波改变依然存在.ST段是否回到基线是急性期与近期的区别点.此期持续数周至数月. (4)陈旧期(愈合期):遗留有坏死型Q波倒置的T波已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 3.心肌梗死的定位 前间壁心肌梗死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出现在VlV2(Vq)导联;前壁心肌梗死在V3V4(V5)导联;侧壁心肌梗死在工aVLV5(V6)导联;下壁心肌梗死在ⅡⅢaVF导联;后壁心肌梗死时坏死型Q波出现在V7V8导联而对应的VlV2导联出现R波增高变宽ST段压低及T波高尖对称. 4.无Q波心肌梗死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的1/4.诊断标准为:①特征性的心前区疼痛持续30分以上;②血清酶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如肌酸激酶在发病后4-6h上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心肌硬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①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⑦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③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④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 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③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⑥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 侧肩肿部酸痛。

对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为你解答如下。其动态变化的规律是:1.超急性期:Ⅱ、Ⅲ、AVF导联出现高在的T波,继之出现ST段呈斜型抬高,此时无Q波,持续时间较短,难数小时,往往不易被记录到。此阶段应每小时描记心电图一次,才能观察到。2.急性期:Ⅱ、Ⅲ、AVF导联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继而ST段逐渐下降,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ST段甚至水平下移低于基线水平,并出现坏死性Q波。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此阶段应每2-4小时描记心电图一次。3.亚急性期:Ⅱ、Ⅲ、AVF导联抬高或下移的ST段回复基线水平,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Q波持续存在;该期出现于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此阶段可每5-7天描记心电图一次4.陈旧期:Ⅱ、Ⅲ、AVF导联的ST段维持在基线水平,T波可以是低平、倒置或直立,Q波可持续存在,少数可消失。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急性心肌梗死在窗口期得到了介入或溶栓治疗,自然归转的过程明显缩短,可能在临床上难以见到上述典型的心电图变化过程了。
  以上是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