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胆结石吃什么药排出?

quot;肾脏内结石数目达到两颗或两颗以上被称为多发性肾结石。多发性肾结石的数量、大小、形状、所在部分和有无感染等并发症都会影响肾结石发作时的症状。多发性肾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肾绞痛,血尿、脓尿,急性梗阻性少尿、无尿和慢性肾功能衷竭。相对于只有一颗结石的结石病,多发性肾结石的症状表现得更为明显。多发性肾结石的症状表现: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般来说,5mm以下的肾结石,以保守治疗或观察为主。5mm~2cm的肾结石,首选体外碎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能只凭一次B超结果或X片就进行体外碎石,应当诊断明确后再进行碎石。开放手术取石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合并泌尿系统解剖异常时,可以开放手术治疗解剖异常同时取石。2cm以上的肾结石首选经皮肾镜取石。在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始进行体外碎石和包括经皮肾镜取石等各种肾结石的微创治疗。⑵急性梗阻性少尿、无尿:急性肾绞痛常伴明显肉眼或镜下血尿。结石停止移动数天后,血尿消失。少数结石引起完全性阻塞时可无血尿。结石若合并感染,则血尿和脓尿同时发生。个别由于肾结石长期刺激,导致肾内上皮化生,芦至发生磷状上皮癌,这时将呈持续性严重血尿。⑶独肾(对侧肾缺如或

(一)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
   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15mg/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

quot;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的,除非有输尿管梗阻病变,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是很少见的。输尿管结石的病因与肾结石相同,但结石进入输尿管后,逐渐变成枣核形。根据国内的统计,输尿管结石在治疗时约70%位于盆腔,15%位于输尿管中1/3处,在上l/3处的最少。由于输尿管的蠕动和管内尿流速度较快,直径小于0.4厘米的小结石,比较容易自动降入膀胱而随尿排出。
  输尿管结石,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发病率最高。其临床症状和肾结石的症状基本相同。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引起输尿管绞痛的特点,是一侧腰痛和镜下血尿。疼痛可放射到下腹部睾丸或阴唇。血尿一般较轻微,大多数仅有镜下血尿,但疼痛发作后可加重,约半数病人发生肉眼血尿。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可引起尿急、尿频、尿痛,这可能与输尿管下端肌肉和三角区肌肉相连,并直接附着于后尿道有关。因输尿管管腔小,容易造成梗阻,引起同侧肾积水和感染。如有肾积水和感染,体检可能触及肾脏并有压痛,有时沿输尿管走行部位有压痛。直肠指检可能触及输尿管下端结石。
  一侧绞痛发作和显微镜下发现尿内有少量红细胞,是发现输尿管结石的一个重
  以上是对“轻微胆结石吃什么药排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