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的原因怎么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比较多,常见原因主要有下面这3类。
  1.血小板生成减少
  ①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如桡骨缺血伴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生成素缺乏症、骨髓浸润性疾病(先天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新生儿风疹等。
  ②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血小板减少症、肿瘤细胞浸润骨髓、骨髓硬化症、物理作用(如放射线)、化学因素(如药物)、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细菌感染、营养缺乏、饮酒及溶血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①先天性:包括非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病、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感染等;免疫性疾病,如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新生儿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②获得性:非免疫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流感、风疹、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感染(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原虫感染(弓形虫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妊娠等均可引起;免疫性疾病,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特发

产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很多,下面是引用一篇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是孕妇的自身抗体通过胎盘,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ITP的孕妇所生婴儿中约50%伴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患病期间新生儿的发病率更高些,也有孕妇血小板数正常而有20%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少,与本病有关的抗原常见的为PLA1,其他如PLF2a,BaK9。
   血中血小板水平是血小板生成与破坏达到平衡的结果,因此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不外乎有3种情况。巨核细胞产生或释放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或上述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进行分类,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免疫性、感染性、先天性或遗传性等。现将主要的几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述于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溶血病并有血小板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并有血小板减少。
   (1)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由于母婴血小板抗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参见第131节)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
  以上是对“血小板低的原因怎么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