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3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有单一性,也有混合性,其机制复杂[5]。其感染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常见于烧伤或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呼吸道,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甚至败血症。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逐渐增多,其耐药菌株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异常复杂,总括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 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② 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③ 外膜通透性降低;④ 生物膜形成;⑤ 主动泵出系统;等等。其中主动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来源非常广,从机体的深部以至表皮都见其踪影,而以呼吸道的感染最常见,在血流、脑脊髓、胸腹腔等危险部位也占一定的比例,足见其危害之广之大。据一些临床实例证实以及一些权威的专业人士分析,此菌一旦入侵血流或脑脊液,其死亡率是相当高的;而此菌一旦定植于胸腔,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很快出现耐药株,甚至侵犯其他器官,治疗将成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局部治疗
   积极处理各种原发病灶如烧伤、支气管炎等。对化脓病变严重的组织实施引流、清创术或切除;对脓疮和脓胸应实施引流;感染的内置装置(包括血管导管)应予以去除;出现铜绿假单胞菌心内膜炎严重时应进行瓣膜置换术。
   2.药物治疗
   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属感染的治疗应采用敏感药物联合治疗,剂量与疗程决定于感染部位与感染严重程度,若是慢性感染或有病灶处解剖结构的破坏,疗程常需数周乃至数月。目前,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有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中以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的作用较强。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中亚胺培南及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都有一定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天然和获得性耐药性,其对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并且耐药率有明显上升。故一旦细菌培养阳性,应即进行药敏测定,根据药敏测定结果选择用药方案。在获得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之后,药物联用与单药治疗相比,患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但有研究表明单用氨基糖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以复合青霉素类、三或四代头孢菌素、三或四代喹诺酮类等药物为好。但临床抗感染的经验证明,单一抗生素对大多数G-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是不理想的,因其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株,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故此,NCCLS以及许多权威的专业人士早已主张联合用药。根据临床实验数据及有关专业人员的临床监测结果,笔者认为,对抗此菌还是以联合和交替用药为佳,可使用上述三种药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再配以一种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虽然上述药物对本菌也存在一定耐药性,但一经联合,其抗菌活性就会得以加强),数天后再交叉替换,这样的用药会更具时效性和科学性。而首选药物,经验上使用氟喹诺酮类、丁胺卡那及复达欣应被视为较佳组合。
  亚胺培南对此菌的敏感性虽然很高,但由于它易致二重感染,有文献报导其耐药菌和霉菌进驻发生率可高达3.2%和8.0%,同时它又是诱导酶产生的良好诱导剂,加上异常价格昂贵,故此,亚胺培南作为治疗混合感染的二线用药可能会更合理。铜绿假单胞菌是属于3级的。
  以上是对“如何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