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跟疼怎么办?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有酸胀疼痛感,严重时呈针刺样痛,难以举步。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是体胖、劳累、寒湿或外伤、骨刺等,导致足跟软组织损伤和跟骨退行性病变,或继发无菌性炎症。治疗老年足跟痛可选用下列简便有效的方法。▲指压掌根穴:根据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和“依右对左,依左对右”的理论,对老年足跟痛运用指压“掌根穴”的方法可获良效。掌根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中央的掌长肌腱与桡侧肌腱之间,即大陵穴下1厘米处。如左脚跟痛按压右“掌根穴”,反之亦然。按压时,令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医者用拇指按压于该穴位上,并轻加掐揉,使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觉,反复操作数次,约3~5分钟。每日早晚各做1次。▲中药、食醋泡脚:取五加皮10克,芒硝20克,川椒10克,老葱3根,煎熏泡足,每日1~2次,每次浸泡30分钟;或取陈醋2斤,加热至足部能耐受为度,每日浸泡一次,约40~60分钟,一般连续泡脚10~15天,痛感会逐渐减轻。▲药物内服外搽:足跟痛患者可服用消炎痛、复方丹参片及六味地黄丸等药物;外搽可选正红花油或正骨水,也可外贴麝香壮骨膏等,均有止痛效果。

您好
  你的情况多考虑脚后跟疼,按摩、热水泡均无效,拍片也没什么毛病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跟痛症。。该病诱因多为长途跋涉、长久站立、肥胖、受伤、冷水浸泡、遭受湿冷等因素。发病机理归因于骨内静脉淤滞、血循不畅、跟骨骨内压增高。治疗此病应针对其病因病理,方法:(1)非手术疗法:①醋热水泡足:1/3盆热水加入1/3碗食醋,将患足先熏后泡,其后水温变低即加入热水,持续泡足30分钟以上,每晚睡觉前一次;②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③休息时抬高患肢;④药物:复方丹参片,1次3片,1日3次,口服。也可应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威利坦或迈之灵,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药3—5天;⑥自我按摩:将足跟疼处在硬物上摩压;⑦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冷湿;肥胖者减肥。以上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用2—3个疗程。⑧疼痛重者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注意不要从足跟底部进针,应从足的侧旁进针。(2)手术疗法:病程长久时多成为顽固性跟痛症,痛苦难忍,跟骨内压居高不下,常需手术治疗,可行跟骨钻孔减压术,疗效良好。

您好,上火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引起耳根附近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具体应观察一下原因。
  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引起如您所说的单侧脸颊耳根下面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几种,一是牙痛,初起时可能局部症状不明显,疼痛可以反射到头部、耳朵及颈部等处。这种疼痛开始多是一阵一阵的,以后才会变成持续性的,一般持续性疼痛时,也多可以发现牙疼病灶。
  二是中耳炎,中耳炎初起同样也是耳道疼痛部位不明显,仅仅是耳根部或者面颊部疼痛,但是中耳炎常会伴有耳朵内闷胀或堵塞感,可以用手掌按压耳廓,使其成为负压,轻轻吸压耳道,如果内部有明显疼痛,则考虑中耳炎的可能较大。
  三是由于扁桃体炎、咽炎所引起的,因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也会感觉是耳根附近疼痛。一般吞咽时会有咽部不适,而且用手轻触颌下,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有局部压痛。
  四是面部神经痛,常由感受风寒引起,多伴有半侧面部皮肤麻木或者疼痛。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原因,不过,常见的多是以上几种,您可以根据症状具体判断一下疼痛原因,尽量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比盲目清火或者消炎,效果要好些。
  虽然这些疾病不能笼统地解释为
  以上是对“后脚跟疼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