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都有过出血的情况,止血药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出血的问题。止血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其即可以用于外伤导致的出血,也可以用于手术导致的出血。虽然止血药物的使用十分广泛,效果也确切,但由于大多数人不熟悉药物的性能,不了解止血药的应用与分类,因此在使用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止血药的应用与分类,首先要了解止血药的作用机制,止血药通常是通过收缩人体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或者增强血液当中血小板的功能,或者通过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主要是靠凝血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来维持,因此如果平衡打破就容易出现出血的风险,止血药物的应用,可以使得平衡再次出现,降低出血的风险。
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大概有20多种,根据作用于凝血机制的不同环节,分为四大类。
一、促凝血因子活性药: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体内相应的凝血因子,来达到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目前常用的代表药物有血凝酶、维生素K族等。
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此类药物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来达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目的,同时通过促进受损毛血管端收缩而止血。目前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卡巴克洛、卡络磺钠。
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相关性激活因子,使得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常用的代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抑肽酶等。一些作用强度弱、维持时间短、副作用较多的药物已经比较少用。这类药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比较好。此类止血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因此对老年病人特别要注意。
四、其他外用止血药: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还有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明胶海绵、吸收性止血绫、云南白药、止血粉8号、止血消炎贴等止血中成药以及止血贴剂。
了解了止血药的应用与分类,就可以在止血药的选择当中有的放矢。因为一旦使用止血药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凝血系统的平衡紊乱,这样就会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因此,医生和患者必须根据止血药的不同作用机理和不同的出血原因,选择不同的止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