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见过一种很古怪的食物,有些人会觉得它很臭,觉得气味像是“几个月没洗的臭袜子味”,完全不能接受。有的人却喜爱得不行,几乎顿顿都要吃——没错,它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纳豆。
与此同时,另一传统药材——红曲,和纳豆竟有着奇妙的“相辅相成”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纳豆红曲吧。
让纳豆“扬名”的是一场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纳豆提取物具有强力的血栓溶解作用,后来证实是纳豆成分中的“纳豆激酶”在起着作用。至此,纳豆这种小众食物开始在心脑血管领域内获得广泛关注。
经过长年累月溶栓研究和应用,纳豆激酶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优势已得到共识,其作用机制为:它可以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裂解血块的纤维蛋白或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发挥“溶栓”作用,并且它的纤溶活性约为纤溶酶的4倍,溶栓速度为尿激酶的19倍,能在体内作用时间长达8小时,远超其他溶栓药物。更难得的是,纳豆激酶不会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还能规避出血风险。
红曲自古便是国人眼中的“珍宝”。
在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此(红曲)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并且在许多古代中药典籍中,都有提到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作用。八十年代“洛伐他汀”的上市,让富含天然它汀成分的红曲引起了广泛关注。
红曲中的这种物质后被研究证明,能够抑制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含量,降低体内LDL-C,升高HDL-C,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注解1] 另外它的活性成分能够干扰胆固醇吸收,增加天然他汀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帮助更好地及时地控制血脂水平。因为是红曲是植物成分,对比于合成的他汀,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易发挥出作用,对于他汀不耐者而言,这不可谓不是个福音。
三、纳豆红曲的联系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别介绍了纳豆和红曲在调节心血管方面的积极意义,而更让人惊喜的还在后面,不少研究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可以做到联用的。它们本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两者并无冲突性。在实际应用中混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溶血栓+降血脂”作用,从而发挥出“1+1>2”的效果。
溶栓+降脂,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对血脂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应该清楚血脂和血栓之间的联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分解血栓的能力变差,如果血脂水平异常,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流动速率变慢,血液中的脂质就会粘附在血管壁中,从而加速血栓的形成。
四、国内对纳豆红曲的研究应用
国内不少科学营养行业的企业,在不断地为纳豆红曲的研究和应用注入“新血液”。2019年,汤臣倍健利用其四代冻干粉生产技术,经过零下40摄氏度冻结后,真空抽湿升华干燥粉碎后,制成高纯度纳豆冻干粉,实现了纳豆激酶活性750000FU/g的成绩,让以此为核心成分的制剂——“舒百宁”,还未推出就已备受关注。
而在2021年7月19日,汤臣倍健科学营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这款新品红心瓶的舒百宁,作为汤臣倍健“科学营养”战略下一款功能性新品,它整合了纳豆红曲‘辅助降血脂’的功效,更大程度保存了原料成分的活性,致力于解决国内不容乐观的心血管健康现状。
纳豆红曲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食物和药材,随着近代发现它们在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后,无疑是重新赋予了它们新的活力和价值,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古人传承下来的“千年科学遗产”,古为今用,为人们的心血管健康升腾起了新的希望。
[注解1]: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