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外科治疗、神经调节和神经电刺激等。
一、保守治疗
1、手法辅助排尿:20年前最常使用的为耻骨上叩击排尿和Cr6d6手法排尿。由于手法辅助排尿可能导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该方法已经被废弃,除非患者有特殊的要求,且实施手法辅助排尿前必须通过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明确下尿路功能状态。
2、行为训练:行为训练主要包括定时排尿和提示性排尿。定时排尿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排尿,主要适用于由于认知或运动障碍导致尿失禁的患者,同时也是针对大容量感觉减退膀胱的首选训练方法(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糖尿病性膀胱)。提示性排尿指教育患者想排尿时能够请求他人协助,需要第三方的协助方能完成。该方法适用于认知功能良好、但高度依赖他人协助的患者。
3、药物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成熟。对于失禁型采用增加膀胱顺应性、调节膀胱颈和尿道阻力的药物;而对于潴留型则采用增加膀胱收缩力、降低膀胱颈和尿道阻力的药物。
4、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导尿管理是一种常规方法。间歇导尿对于许多神经源患者的治疗来说仍是主流方法。进行间歇导尿前,一些基本的膀胱尿道异常如逼尿肌不稳定、低顺应性、括约肌力量减弱、感觉丧失等必须被恰当地处理。间歇导尿包括无菌间歇导尿和清洁间歇导尿。清洁间歇导尿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近期和远期都是安全的,无菌间歇导尿更有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和菌尿的发生。应训练患者如何进行间歇导尿,推荐间歇导尿时使用润滑剂以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无法确定一种最好的导管和一种最好的办法,但也有一些新型尿管问世,如:亲水型重复使用尿管、抗菌素覆盖尿管等,这些尿管的长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留置尿管、尤其长期留置尿管已很少使用,但在一些特殊病例也可以应用。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而言,原发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期时短期留置导尿是安全的。长期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均有较多并发症,因此长期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尿动力检查、肾功能检测、全尿路影像学检查。
5、外部集尿器:男性尿失禁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阴茎套和外部集尿器,但过度肥胖、阴茎萎缩或回缩的患者佩戴外部集尿器会比较困难。外部集尿装置在研究克服阴茎回缩、皮肤病变等问题上似乎经历了有规律的变革。为防止乳胶过敏,推荐使用具有自粘功能的硅胶外部集尿器。可惜目前尚无一种容易使用的、有效的女性外部集尿装置。
6.腔内药物灌注治疗:应用于腔内灌注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抗胆碱能药物和c纤维阻滞剂。膀胱腔内灌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抗胆碱能药物的全身副作用。这些药物的腔内直接灌注、经皮途径、以及与其他影响下尿路感觉的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辣椒辣素和R1Ⅸ的膀胱内灌注也在研究之中。辣椒辣素和R1 (均为C纤维阻滞剂。通过使C纤维脱敏,减少逼尿肌过度活动,作用维持到c纤维恢复致敏为止。辣椒辣素刺激性较强,其主要用于实验领域。RTX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作用较辣椒辣素强1000倍,而其疼痛、炎性神经肽分泌、自主神经反射障碍等全身和局部副作用较低。
二、外科治疗
大多数神经方面的疾患能够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包括逼尿肌过度活动或活动低下,导致梗阻的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DSD)、尿失禁的括约肌张力减弱,多种病变共存可对膀胱尿道功能产生综合影响。这些功能异常可以导致排空障碍、储尿障碍或储尿排尿障碍。外科治疗的地位随着一些成功的保守治疗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外科处理必须以完整的尿动力学检查为基础,膀胱不能够排空可由于逼尿肌活动低下(逼尿肌无收缩或收缩力减弱)或尿道阻力增高所致,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采用自家间歇导尿来治疗,但四肢麻痹和认识障碍者除外。神经源性膀胱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分为治疗储尿功能障碍的术式、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术式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