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窦发育不良

症状概述 医患问答 专家观点 相关疾病 相关经验
症状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治疗 缓解方法 饮食禁忌

颅狭症表现有颅底受压下陷,眼眶变浅,眼球突出,鼻旁窦发育不良。颅狭症是一条或多条颅骨骨缝过早闭合而导致头颅畸形、颅内压增高、智能发.........[查看详情]

鼻旁窦发育不良的缓解方法
  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骨缝再造或颅骨切开重新建立新的骨沟,使颅腔有所增大,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手术治疗的两个基本目的是修复颅骨的正常解剖及利用第1年婴儿期间大脑发育的强大推动力。因此,手术时间理论上越早效果越好。生后应在7个月以内施行手术,预后较好。手术越晚,效果越差。一般认为如果患儿身体允许,应在出生后尽早手术,以尽快地解除变窄的颅腔,以利于脑组织的发育。若仅1~2个颅缝骨化,出生后4~6周即可手术,若多个颅缝骨化且有颅内压增高,出生后1周即应手术,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待出现了视神经萎缩和智能障碍时,即使手术,神经功能恢复也不满意。

  狭颅症的手术治疗指征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手术的目的不同,其指征亦不同。手术指征包括整形指征、功能恢复指征、心理学及社会学指征等。有时心理及社会学因素决定手术指征,手术必须得到家属的完全同意。

  不同类型的头颅畸形,其预后不一。经手术治疗,其头颅畸形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舟状头畸形术后头颅畸形可以消失,很少需要再次手术。尖头畸形常合并颅内压增高,手术效果不仅是解决美容的问题,颅内减压更为重要,若术后颅缝再闭合,需要再次手术。早期手术可使脑功能障碍避免发生或减轻。若能及时合理地手术治疗,多数病人预后满意,其神经功能障碍及头颅畸形得到改善,故手术效果与手术方式有很大关系。在1年内施行手术者智能发育预后良好,手术较迟者也能有显著改善。早期手术者头颅畸形能有明显改进,2岁以后手术者改善不多。总之,绝大多数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15天可回家,不必任何特殊护理,很快恢复正常生活。但手术有一定危险性,手术死亡率为2.5%,死亡原因为术后颅内出血、急性肺水肿、脑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