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7 8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47岁
健康咨询描述:40岁开始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
目前一般情况:100度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所谓“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其实,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老花眼常被当成年老的标志,不少410刚出头的人老花之后,因为不服老而硬撑着不肯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这样反而加重眼睛负担.老花眼如果不戴眼镜,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
戴老花镜也大有学问,必须经过准确的验光再配镜,而且每5年还要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等.现代老花眼镜多采用渐进式镜片,镜片共分3部分,上方看远物(上光区),下方位置看近距离(近光区),中间部分(中光区)用来看中距离的物件,3个光区之间会随着度数深浅而呈渐进式变化,从而调节看各种距离的物体,戴上它既可近瞧也可远看.眼花后绝不能遇见卖老花镜的就随意掏钱买下,其实,这些传统的老花镜只用来帮助“近瞧”,远望时绝不能戴.
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中老年人常说的“41078,两眼花花”,“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都属老花眼典型症状.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是这个病的最大祸害.和许多慢性病一样,初期老花眼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发展成白内障、视力急衰症等严重疾病后才去治疗,增加了治愈难度.
眼科接诊中,老花眼的确是个难题,因为很多人能接受青光眼、白内障是病,很少有人认同老花眼是病.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老花眼也是病吗?”、“老花眼需要治疗吗?”、“老花眼药物能治吗?”
老花眼是病,而且是严重的病,不治,后患无穷.
老花镜作为“老花眼”的辅助工具只能临时看个书、填个单据什么的,绝对不可能“治疗”老花眼.
引起老花眼的原因是眼内“过氧化脂质”堆积过多,而“过氧化脂质”过多容易引起老花眼、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老花眼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张“黄牌”,不及时治疗,后患无穷.
本病是指40岁以上,视远尚清,视近模糊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视,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珠调节力减弱而发生的近视力下降.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
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
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
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
老花眼症状出现过早,或发展较快者,应视体质情况辨证论治:肝肾两虚者,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肾虚有热者,可用地芝丸加减;气血两虚者,可用8珍汤加减.
验光配镜是可靠、有效的方法.应在排除近视、远视的因素后,以既能看清近物,又无不适为原则,配用适合眼镜.老花镜度数一般40岁左右正视眼用101.00D镜片,以后每增加5岁酌情增加+0.5D一+1.00D;如原有屈光不正,配镜度数应为原屈光不正度数加老花度数.若老花镜度数提高较快,而频换眼镜亦难得到满意者,应及时排除圆翳内障、青风内障等眼疾.
老花眼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表现.一位病人才40出头,看书读报就得“远距离操作”,字迹还是模糊.配戴单光镜(通常说的老花镜)后,可正常阅读了,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左右时间,又看不清了,靠瞪眼强行调节,出现了头痛、眼痛现象,只好去再配眼镜.他配了几副眼镜,一副放在家里,一副置于办公室,一副随身带,真是烦透了.
他听说如今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CK手术治疗老花眼,就来医院找到我.我仔细进行了询问,才知道上述他的病情,并了解到,他是做文字工作的,多年来每天与电脑打交道,用眼量大,精神压力大,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遂加速了老花的到来.这属于晶状体代谢障碍造成的视敏度功能衰退.接着,给他做了眼压、眼底等相关检查,情况属于手术允许范围.手术几分钟内就完成了.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手术医生递上的报纸,就高兴地叫起来:“眼睛亮了,我能不戴眼镜看报啦!”CK治疗老花眼就这么立竿见影!
那么,CK到底是什么呢?CK手术是利用一根细如发丝的探针,释放出温和的射频,让眼角膜周边少量胶原蛋白收缩,使角膜变陡变凸,以达到矫正远视和老花的目的.不需要激光,也不需要开刀,无伤视轴,它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在所有针对性眼手术中名列前茅.CK技术乃美国数位科学家20余年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是继“准分子激光手术”之后,在治疗人眼屈光性疾病领域的又一场革命.CK手术的效果被大量病例证明是稳定的、长期的,但由于人体机能总在老化,数年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要不要再次手术.至于术后角膜出现“雾浊点”是暂时的,3个月后将自行消失.
CK术后,应避免异物进入眼内,第一天不能驾车,一至两周内不宜吃辛辣食物,不宜用力揉眼,1年之内还要遵照医嘱复查几次.
老花眼: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又名老人眼昏.为肝肾衰耗所致,指年越410而视近困难者.《外台秘要》卷10一指出:凡人年4105岁以后,渐觉眼暗.《证治准绳·杂病》亦指出:若人年510以外而目昏者,虽治不复光明.即今之老视,宜配镜矫正.
其他答案 (7)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提问来看,诱发原因与年龄增加,睫状肌松弛,眼球前后长度变化,引起的视力变化引起的症状。不必担心害怕,建议平时生活规律,避免熬夜。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现在来讲,如果是老花眼的话,大多数是由于人的一种退化表现。一般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人的衰老的一种表现。可以试试做一做,眼部按摩。
病情分析: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意见建议:
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
病情分析: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年过40岁的人,由于晶状体的硬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小部分是睫状肌衰退,产生看近困难,需配戴老花镜.老花发生的年龄并不一致,这与本人的屈光状态及各人工作性质有关.一般40岁以前的正视者不需配戴花镜,远视眼者其近点距离较正视者远,但两者的调节力的减弱并无差别
意见建议:
因此,同龄人远视较正视眼者早出现花眼现象.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只能平时注意,尽量避免强光刺激,佩带合适的花镜,可能延缓老花的程度.如果是年轻人的话,轻度近视的反而不容易花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