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 1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43岁
健康咨询描述:子宫内膜息肉增生做了宫腔镜,现在四个月了又发现内膜厚1.3厘米了,月经流了半个月了该怎么办?还需要做宫腔镜吗?
满意答案
指导意见: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它可发展为腺瘤样增生,甚至癌变,故应提高警惕。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基底层内膜局限性增生,慢慢向上生长突出子宫内膜表面。初起时基底宽,以后逐渐形成蒂,即为息肉。息肉可单发或多发,月经期息肉周围的内膜脱落,而息肉不脱落。很多的女性都不知道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怎么回事,当看到医生的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时,都非常的担心。妇科专家介绍,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一种描述性诊断,患者被确诊后,最好尽快的进行治疗,以免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加大治疗的难度。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多由于增高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的情况。刮宫后阴道出血时间小于一周,建议严密观察,刮宫后2周到医院复查,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若有相关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疾病应及时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一种描述性诊断,主要是因为送检的破碎子宫内膜组织中不能找到子宫内膜息肉的确切证据。如果在宫腔镜下或大体标本上能看到局限性内膜的过度生长突入宫腔,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就很容易了。在显微镜下,息肉一般具有以下形态学特点:1、组织周边至少三侧有表面上皮;2、扩张的厚壁血管;3、间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首先,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表面良性结节状突起。由子宫内膜腺体和至少灶状纤维化和厚壁血管的间质组成。刮宫的内膜三面都被覆有上皮并不一定都是内膜息肉,不能作为诊断内膜息肉的依据。因为正常的宫内膜也可三面被覆上皮。诊断被刮碎的内膜息肉,混有内膜碎片的往往不易诊断,除了具有息肉的特点外,息肉的腺体和其周围正常宫内膜腺体周期性改变往往不同,这可提示为内膜息肉。另外,息肉由于其独特的间质和血管特点而不同于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通过检查明确内膜增生的原因,从病因上进行治疗,如多囊卵巢采取卵巢打孔术改善排卵,缺乏孕激素则需要动态用电化学发光法查内分泌,给予药物调理全身内分泌,这些是专业性强的一个疗法,否则事倍功半。上海虹桥医院率先在沪上引进国际先进的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技术,并运用于妇科临床治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目前宫、腹腔镜在妇科临床上已经得到成熟运用。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安全、无痛、创伤小、恢复快,彻底祛除疾病不影响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