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是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那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的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1.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 2.新生儿颅内出血带来智力的影响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类型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饮食保健 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的护理

1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

  1正常情况下,女性怀孕的时间应该为280天,如果孩子没有足月就降生了,这样的孩子被称之为早产儿,早产儿的身体素质,通常都要差一些,出生之后比较容易生病,而且健康也容易出一些问题。

  2如果孩子出现颅内出血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的三甲级别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当的话,孩子很有可能留下终身的残疾,将来可能会存在一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者是智力方面残疾的问题。

  3针对早产的颅内出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议定要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例如学习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比较晚,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正常,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2新生儿颅内出血带来智力的影响

  颅内缺血是生活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症状,新生儿的颅内缺血常常会导致致残,更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下面是关于新生儿颅内缺血的详细介绍。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相关知识。

  损伤型颅内出血见于臀位牵引,臀位助产和产钳,胎头负压吸引的颅内出血略少于产钳分娩。损伤型颅内出血都是体重偏大儿,且随体重的增加发生率增高,难产者发生损伤的机率明显大于自然分娩者。而体重越小发生缺氧型机率越多,而体重越大则损伤型越多。故防宫内生长迟缓及早产,防出生巨大儿,以及防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均是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这就要求做好围生期保健。

  轻型颅内出血儿几乎全都存活,后遗症较少,发生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发生率15~25%;重型则死亡率高达50~65%,几乎都有后遗症。颅内出血的常见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留有智力落后、运动障碍、癫痫等,多为重残儿。故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应是防残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脑部损害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除遵循既往的积极治疗外,还可采用高压氧舱治疗。我国已有优质婴儿舱投产和临床应用,疗效较为可靠,且越早得到进舱治疗,对脑缺氧缺血改善越早,疗效越好,后遗症越少,为防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应推广应用。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类型

  最常见的新生儿颅内出血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常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发,临床上惊厥的出现率相当高,其预后取决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救治。

  硬膜下出血常为外伤性,由于血管破裂部位的不同而分为小脑幕裂伤,大脑镰裂伤,浅表静脉破裂等类型。小脑幕裂伤由于血液扩展到幕下常造成死亡,多见于臀位极小未成熟儿分娩时。硬膜下出血可根据情况进行外科治疗。

  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未成熟儿,容易造成静脉系统梗塞,引起脑室周围组织肿胀及充血而发生室管膜下出血,一部分患儿继之发生脑室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未成熟儿的呼吸障碍是其常见诱因。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饮食保健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饮食对其辅助治疗作用不大。如患儿经治疗后好转,最好纯母乳喂养。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因为母乳营养全面,且比例合理,只要母乳充足,完全能够满足这一阶段婴儿的生长需求。特别是母乳中含有的必需脂肪酸,能促进婴儿脑细胞的发育。

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 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4.合理喂养 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6.维持体温稳定 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