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的危害性有哪些

  高龄初产妇应提高自我警觉性,不要临时抱佛脚。即在妊娠的初期直到临产,随时都应该意识到可能发生母胎病理性变化的意外,定期到有条件的妇产科进行母胎监护和必要的防治措施。那么,高龄产妇的危害性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高龄产妇注意事项 2.高龄产妇的危害性有哪些 3.高龄产妇产后护理要注意哪些 4.高龄产妇能顺产吗 5.对高龄产妇民间传言的几个误区

1高龄产妇注意事项

  1、怀孕前后做好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有没有染色体疾病。

  2、妊娠期间,经过特定检查,如确诊为严重畸形儿或母体因严重并发症不能继续妊娠,否则危及孕妇生命者,应当机立断,中止妊娠;如果妊娠后期,胎儿没有致命畸形且有存活的可能,应提前行剖宫产术,可确保母婴的安全。

  3、在临产将近时,应提前住入医院妇产科,具体提前一周或两三周,应视个人情况而定,切实做好产前监护,必要时及早行剖宫产较为安全。

  大龄准妈妈必要的检查

  1、超声波检查

  一般需要做两次,分别在12周和20周的时候进行。这项检查可用来进一步确定怀孕日期及任何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腭裂、脏器异常。

  2、绒毛及羊水检查

  在11周左右,用一根活检针通过宫颈或腹壁进入宫腔到达胎盘位置,取出少许绒毛组织,进行检查。

  也可在16周左右,在麻醉的状态下,以针头穿刺的方法,取羊水、收集胚胎脱落细胞,进行检查。这些都是很准确地检测胎儿是否异常的方法。

  3、甲胎蛋白检测

  在16—20周进行,是一种无危险的血样检查,测定血液中用甲胎蛋白水平,可发现神经缺损、Down综合征、肾脏和肝脏疾病等。

2高龄产妇的危害性有哪些

  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一般来讲,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具体表现是: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的体重低于同孕周龄的正常儿,不明原因的死胎也增多,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产前监测和检查。

  35岁以后怀孕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母亲的危害,易患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疾病;因高龄生育,关节韧带组织弹性差,子宫易出现宫缩无力导致难产;易发生产后感梁及产后贫血;易造成身体衰弱。

  2、对孩子的危害,女子到了中年,其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基本已经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此,当胎儿产出时容易导致生产困难,致使产妇本人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同时也极容易致胎儿滞留宫内引起胎儿窘迫症。这种窘迫症对胎儿的威胁性,轻者影响胎儿心脑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重者窒息致命。分娩时易出现新生儿损伤;易发生新生儿窒息;畸形儿发生率增加。

3高龄产妇产后护理要注意哪些

  要点一:产妇饮食须知

  1、分娩3月内产妇忌多吃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假如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由于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母亲的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2、产妇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

  3、产妇忌多吃红糖。固然红糖营养丰富,开释能量快,具有温补性质。但由于红糖性温,假如产妇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

  要点二:产后宜温补不宜大补

  高龄孕妇产后都很虚弱,一定要吃些补血的食品,但不能吃红参等大补之物,以防虚不受补。比较适合的是桂圆、乌鸡等温补之物。此外,要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牛奶、鸡蛋、海鲜等动物蛋白和黄豆等动物蛋白都应该多吃。对于所怀BB个头大的产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轻易引起痔疮,所以还应多吃水果蔬菜。总体说来,产妇的饮食宜平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而对于高龄孕妇们来说,由于身体和子宫的恢复都会更慢,短期内不宜再怀孕,所以更需要做好避孕措施。

  要点三:产后42天都要静养

  高龄孕妇产后首先要留意的就是静养。不仅是刚生完头几天要静养,在整个产褥期都要在安静、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养,不宜过早负重及操劳家务。

  高龄孕妇中有60%都是剖腹产,手术后的第一天一定要卧床休息。在手术6小时后,应该多翻身,这样可以促进淤血的下排,同时减少感染,防止发生盆腔静脉血栓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炎。产妇刚分娩之后,体内的凝血因子一般会增加,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恢复,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假如老躺着不动,轻易引起血流缓慢,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下肢坏死和盆腔供血障碍。

  在手术24小时后,产妇可下床活动,在48到72小时后,孕妇还可以走得更多一些。这样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黏连、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当然,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适,还是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要点四:严防慢性咳嗽和便秘

  对于顺产的高龄产妇来说,一旦出现慢性咳嗽和便秘,一定要及时治疗。原因在于产后盆腔韧带松弛、盆底肌肉受伤,咳嗽时用力,会造成子宫托垂、膀胱膨出及直肠膨出,严重时甚至会小便失禁,也不利于盆底肌肉的恢复。比较好的办法是坚持做保健操,包括吸气、屏气、缩肛运动。

4高龄产妇能顺产吗

  高龄产妇一般在女性35岁第一次分娩就属于高龄初产,高龄产妇的孕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每项检查,孕妇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从中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高龄产妇能选择顺产吗?高龄初产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是放宽的剖腹产指症,年龄大了以后可能子宫宫缩的协调性和弹性都会差一些,子宫的弹性差,有可能发生宫缩乏力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35岁以上需要做一个产前诊断,需要做胎儿的染色体检查,20—23周可以做一个羊水穿刺,查一下胎儿的染色体。孕妇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有可能胎盘粘连或者胎盘植入的可能,接下来发生就是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这种情况就不建议顺产。

  高龄产妇和双胞胎产妇一样属于妊娠高危人群,通常建议剖腹产。但万事不绝对,很多高龄产妇也是可以顺产,只要宝宝不过大,胎位正,孕妇各项指标都无异常,就可以考虑顺产。现代人的生理年龄普遍比以前年轻,35岁以上虽是高龄产妇,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顺产,但是如果超过了40岁还是建议剖腹产了。医生会根据每位孕妇的具体情况来建议的。

  高龄产妇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顺产当然比刨妇产要好的多恢复的还快,那么也要做好相应的措施以免发生意外。高龄产妇会出现妊高症等情况的发生。所以要和自身的情况来定。

5对高龄产妇民间传言的几个误区

  误区1

  保养手段进步了,高龄孕育也没问题

  正解:怀孕与卵巢功能有关,最佳生育年龄还是没变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并不会随着人们的保养手段而延迟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和秀魁主任医师表示,虽然现代女性越来越懂得保养,外观上越来越不容易看出年纪,但卵巢衰退的过程与过去并没有多大区别,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仍旧是在49-50岁。

  “女性35岁以后,卵巢功能就会呈明显下降,37岁之后下降得更厉害,到了绝经前10年,卵巢功能已经很差了。”她说,从生理上看,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仍然为23-30岁。即使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女性仍最好在35岁前生育。

  误区2

  高龄女性很难怀孕

  正解:正确调理身体即可,过大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怀孕

  “优生优育的观念在都市基本已经得到普及。”和秀魁表示,很多高龄女性在怀孕之前,都会主动到医院做孕检、咨询医生、调理身子,以达到最佳的受孕状态。重视怀孕是好事,但有时过于重视,却会带来许多负面效果。

  “心理负担就是最常见的一个负面因素,许多高龄女性一看到医生就会紧张地问‘医生,我年龄大了会不会怀不上啊’?”和秀魁表示,其实,只要年龄不是太大,孕前检查和一般身体检查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担心自己怀不上。即使怀孕的条件稍差,也可以通过中西医调理的方式,让身体调整到较好的备孕状态。因为心理紧张怀不上的女性不在少数,高龄女性更要懂得释缓心理压力。

  误区3

  高龄备孕,最好采用“禁欲法”怀孕

  正解:无需禁欲,正常的性生活频率即可

  “一些高龄夫妻认为,为了获得更好的精子质量,采用‘禁欲法’受孕。”和秀魁说,选择这种做法的家庭不少。所谓的“禁欲法”是指在备孕期间,只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在非排卵期则禁欲。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适得其反,一方面容易因为心理紧张导致难以受孕,另一方面,有数据显示,男性精子在同房后3-5天质量会更好。因此,除了重视排卵期受孕之外,也要保持正常的性生活频率。

  误区4

  高龄备孕前先做个输卵管检查

  正解:过多干预反而不好,正常孕检即可

  担心难以怀上宝宝,这是高龄女性的通病。很多重视怀孕的高龄女性会自己学习各种怀孕相关知识,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做输卵管检查,看输卵管是否通畅。

  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和秀魁说,输卵管造影等关于通畅的检查一般是针对不孕女性做的检查项目,高龄女性并没有必要先做这些方面的检查。除了有不孕、宫外孕等历史的女性有必要时可做检查外,过多的干预反而不好。她说,一般人只做基本的孕检加上一些必要的项目就足够了。

  误区5

  高龄孕妇只能选择剖宫产

  正解:高龄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

  高龄孕妇就不能顺产吗?不一定。和秀魁说,女性生产之前会做产前检查,只要达到了适合顺产的条件,即使高龄孕妇也可以顺产。一般来说,40岁以后首次生产,才比较适合首选剖宫产。不过,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柔韧度、妊娠的承受能力会变差,因此,主张高龄孕妇从备孕阶段到怀孕期间,都要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分娩做好准备。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