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应该早发现得早治疗,这样对孩子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疝气病早期的症状有哪些?儿童是疝气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要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儿童常常在玩耍的过程中导致患上疝气病,家长不易察觉,为了不将疝气病宝宝的最佳治疗时期延误,家长应对宝宝疝气病的症状多加了解。
目录 1.疝气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2.疝气的症状有哪些 3.得了疝气吃什么食物好 4.女性得了疝气应该注意什么 5.按摩疗法对婴儿疝气无作用
1疝气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一、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直立行走必然会导致人体重心上移,人体最低部位(腹腔)的压力增大,这是疝气的病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内在因素:腹壁的强度和孔洞。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男性睾丸在胚胎时期从腹腔下降到阴囊留下的孔隙,这就是为什么小孩、老年人及男性病人多易患疝气的原因所在。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患者朋友经常会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体内腹压很容易增高,必然饮食过快、长期剧烈运动、吸烟喝酒过度等等,都是会引起体内腹压容易增高,引起疝气发病的。
三、缺乏有效锻炼
很多患者长期因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压力,没有坚持有效的锻炼,往往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但出现一些剧烈运动等,都会引起疝气容易发病的发生。
四、肥胖、营养不良等
有着久病不愈、肥胖、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使腹壁肌肉萎缩等,这些情况也会造成腹壁强度降低,进而导致疝气的发生。
五、慢性频繁的咳嗽
一些患者经常出现腹内压力反复的阵发性的增高,致使腹腔内脏器在气体的作用下出现移动,如果该脏器移动至腹壁某处薄弱部位,则有可能产生疝气。
六、排尿、便秘等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没有及时治疗,不在意引起腹压增高,必然排尿、便秘等,有时排尿、便秘困难时也会造成腹压升高现象,如果患者患有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包茎等都会增加腹部压力,导致有疝气的发生。
七、其他因素
比如腹白线发育不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腹部及腹壁感染、腹壁神经损伤造成腹部肌肉张力下降及肌肉萎缩等,都会使局部腹壁强度减弱,也是疝气的病因之一。
2疝气的症状有哪些
疝气病脱出物可回到腹腔,肿块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回纳腹腔,发生嵌顿时间过久皮肤可见红肿,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专家介绍,疝气病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小儿疝气病对于小儿影响是很大的。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作出治疗手段。平时多了解一些疝气病的症状,有助于更好的发现疾病的到来。
3得了疝气吃什么食物好
得了疝气吃什么食物好:
1、要替患儿进补,必须选择清润又不太寒凉且破气的食物,像菠菜、土豆、胡萝卜、西红柿、木耳、藕、青鱼、鲢鱼等,水果如苹果葡萄桃子等。
2、多吃高纤维饮食, 包括五谷、谷物、麸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疝气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暂时不宜吃的如绿豆、白菜、黄豆芽、白萝卜、青萝卜等;水果有橙子、雪梨等;油腻煎炸之物如薯片、虾条、朱古力等也不宜吃。
2、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鸡蛋、红薯、花生 、豆类、啤酒、碳酸气泡饮料等)。
3、忌烟酒。
饮食的调理需从控制腹压和补充营养两方面入手,最好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会引起便秘和腹胀的食物,避免吃得过饱。再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4女性得了疝气应该注意什么
女性疝气发病部位多在两大腿根部内侧即西医所说的卵圆窝处,以右侧为多。女性疝气在咳嗽、用力时常伴有大腿根部胀痛,平卧可消失,立则可见圆顶形柔软肿块。
女性预防疝气平时应多运动来强化肌肉,否则随著年龄的增长,很可能因肌肉组织老化萎缩变的薄弱,导致疝气的机会因而增加,这是女性疝气的注意事项。
疝气病征有很多种类,男性发病较常见的症状是腹股沟疝气,女性则是以股疝气出现较为频繁。
女性疝气要注意及时治疗,这是重要的女性疝气的注意事项,如发生血淤气滞,可发生急性剧烈疼痛,严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女性疝气须注意经事与胎产等问题。其中女性疝气患者怀孕期由于腹内压升高以及生产时造成的巨大腹压,临床医生都建议应治好疝气病之后再正常怀孕,避免疝嵌顿等严重后果。
5按摩疗法对婴儿疝气无作用
芬兰科学家对一群患有疝气的婴儿进行为期3周的的研究发现,按摩疗法与婴儿摇床在减少疝气痛所致的啼哭时间上无差异。
博士对一群患有疝气的婴儿进行为期3周的的研究发现,按摩疗法与婴儿摇床在减少疝气痛所致的啼哭时间上无差异。以往的研究证实婴儿摇床并不比父母的安抚更有用,因此,在本研究中该装置用作对照。
研究者将60名年龄不足7周的婴儿随机分组,2组患儿的年龄及其它特性基本匹配。在3周研究中,父母需记录患儿每日啼哭时间以及啼哭次数,啼哭次数分为一般性的与疝气痛所致的啼哭,后者的特点是剧烈、难以平复、无明显诱因。由一名训练有素的护士教给各位母亲按摩手法,而婴儿摇床为一般的商品。
研究期间总的啼哭时间和疝气痛所致的啼哭时间均减少,按摩治疗组疝气痛所致的啼哭时间减少64%,摇床组减少52%,这一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每天按摩时间与摇床使用时间均为1小时左右,平均使用次数为2.2次。
由此可见,按摩治疗与摇床在减少疝气痛所致的啼哭时间上无明显差别。huhtala博士指出:研究期间啼哭时间的减少更多地反应了早期婴儿啼哭以及疝气痛的自然过程,而不是干预手段引起的特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