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与肿瘤的区别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那么,息肉与肿瘤有什么区别?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息肉与肿瘤的区别 2.息肉是什么 3.息肉病变肿瘤判断 4.息肉与肿瘤如何治疗 5.息肉与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1息肉与肿瘤的区别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息肉的症状

  息肉是指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所谓"息肉" ,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对于息肉进行内镜(胃镜、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目前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等。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

  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2息肉是什么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息肉",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大多数息肉都是隐蔽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3息肉病变肿瘤判断

  判断息肉是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4息肉与肿瘤如何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腺瘤的处理原则是 一经发现即行内镜下摘除并作全瘤活检。对于出现下述情况者,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①出现淋巴浸润者;②组织学示癌组织分化差;③腺瘤切除边缘或邻近有癌肿浸润。在腺瘤标本中,发现浸润型性腺癌者约占2%~5%,而总的淋巴转移患者也不超过5%,可见绝大多数的息肉恶变,尤其是有蒂者,经内镜切除是适当的。在有蒂息肉,癌变局限于息肉头部者,淋巴转移非常少见。

  2.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治疗原则是 一旦确诊,将可能发生癌变的大肠全部切除,以阻断大肠癌的发生。对于已癌变的患者宜选择适当的根治手术。

  二、中医

  1、中医疗法

  肿瘤息肉的形成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一切良、恶性肿瘤(息肉)均为蓄毒久聚,淤积不通,热腐化生形成。蓄毒乃:痰毒、热毒、湿毒、食积毒、腐毒、烟毒、酒毒等,造成气滞血瘀、脉络损伤、瘀阻不通,使五脏六腑的解毒、排毒能力下降,气血衰败,脏腑损伤,湿毒痰火滋生,组织粘膜上的各种炎症加剧,机化物开始滋生息肉、良、恶性肿瘤相继转化形成。

  肿瘤息肉的根源所在

  由于炎症、息肉、肿瘤等的根本原因是“蓄毒久瘀”,部位在血液及淋巴、脏腑、脉络上久聚停留而生根,若不从根源上进行彻底清理,只从表面上“割韭菜”能把它切除彻底吗?息肉的本质不在粘膜表面,其根部的大小要比整个息肉大三分之二倍且根部较硬,而组织化生是在根部演化。任何切除只是暂时治表的方法,这也就是息肉、肿瘤类疾病为什么会复发、恶变、转移的根本原因。

  肿瘤息肉的中医辩证治法

  中医治病是从整体观的思路入手来分析疾病发展与转归的根源所在,从而采取针对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来调理用药,如:虚则补、实则泻、瘀则通等治法,按照中医“子病治其母,母病泻其子”的理论从病因中入手,避其病而治其本,灵活绕道治疗,在临床上解决了一个个复杂而又被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的难题,这就是“中医辨证医学”。

  肿瘤息肉可逆转性

  肿瘤、息肉是可逆转的,从尸体解剖发现,在高龄老人的尸检中发现其内脏器官内有包囊存在,研究人员切开病检结果有癌细胞存在。但这些老人生前却没有任何肿瘤症状,但他们能长期带瘤生存、直到老死。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家们深思?还有很多癌症病人在绝望中未服任何药物,有些服用的普通药物根本治不好癌,了解中发现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力、信仰和锻炼顽强的活了下来,后来经动员他们去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肿瘤,肿瘤完全消失了。还有我们很多腺瘤息肉病人,经服用中药调理后腺瘤息肉也完全消失了。在我们治疗的一些肿瘤病人中我们运用“逆转疗法”、“转移疗法”、“困死疗法”相结合(不直接杀死癌细胞的疗法),结果发现经过治疗的这些病人病情稳定了,体内的肿瘤被包裹住了。

5息肉与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1.X线钡餐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病变常常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内镜检查不仅可直视下观察大肠粘膜的微细病变,而且可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刷片检查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因此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2.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电切摘除后送验,大的或广基的息肉则往往只能行钳取活检。

  3.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后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结论。临床上这种术前钳取活检的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的情况在绒毛状腺瘤中相当常见。如Tayloy收集文献中报告了1140例绒毛状腺瘤中,术前钳取活检为良性,而术后证实癌变的可达23%~80%,临床医师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的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