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关节里也有液体,但属于一种正常的关节滑液,由滑膜分泌产生,一般维持在一个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的状态,正常的关节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清晰透明,粘稠度很高。关节滑液起着关节润滑和营养软骨的作用,当滑液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关节润滑不足,关节软骨磨损等问题。怎么办呢?一起看。
目录 1.膝关节的这些知识 2.膝盖积液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3.膝盖外侧疼痛的原因有哪三种呢 4.膝关节里有积液怎么办 5.膝关节疼痛的简单自我判断
1膝关节的这些知识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察觉不到。
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缓冲膝关节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60%的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
50岁以上: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逐渐产生关节炎。
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2膝盖积液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针对膝关节积液症状,穴位疗法对缓解膝关节积液造成的关节疼痛不适同样起到一定的疗效作用。步骤如下:
1.点压六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都可以。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有滑膜炎的腿部6处穴位,力度要由轻入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6处穴位顺序如下:环跳穴、伏兔穴、风市穴、膝眼穴、委中穴、血海穴。每处穴位点压2分钟;
2.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双手从大腿根部往膝盖方向缓慢推按,力度由轻开始慢慢加重。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推过的部位,意念气血被手推向了膝盖部位,推按3分钟;
3.按压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双手按压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对按压1分钟,然后上下按压1分钟,接着全方位的按压膝部关节2分钟。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和膝部接触的部位。注意:按压时要用手掌心使劲,类似揉面那种力道;
4.足腿导引:平坐在床上。以左腿患膝关节滑膜炎为例: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第二步,左手把脚趾向左方向牵引,右手把脚跟向右方向牵引,慢慢牵引到不能动为止,力度要柔和,同时配合呼吸为呼气;第三步,双手依然握住 脚趾和脚跟,慢慢牵引让脚自然归位,同时配合吸气。以上第二三步重复10次。如果右腿患病反之。注意:牵引的力度一定要柔和,动 作一定要缓慢,幅度要到丌能动为止。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膝盖疼痛,但是如果平时膝盖受到损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发现有炎症一定要在医生的诊断和帮助下,彻底消除炎症,不要不管,以免日后给自己的膝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膝盖外侧疼痛的原因有哪三种呢
1、脂肪垫劳损
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导致膝盖外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脂肪垫劳损,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炎等等,当出现膝盖外侧疼痛的时候,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查明导致疼痛的原因,对症治疗比较好,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膝盖的保暖,不要着凉,以免加重病症。
4膝关节里有积液怎么办
正常的关节里也有液体,但属于一种正常的关节滑液,由滑膜分泌产生,一般维持在一个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的状态,正常的关节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清晰透明,粘稠度很高。
关节滑液起着关节润滑和营养软骨的作用,当滑液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关节润滑不足,关节软骨磨损等问题。
但是当滑膜受到刺激,比如发生滑膜炎,就会导致滑液过度分泌,如果无法及时吸收代谢,就会导致这些滑液聚集在关节里,使得关节腔压力升高,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另外关节腔里有很多感觉神经,积液太多,也会压迫到这些感觉神经,引起疼痛的感觉。同时,关节腔内压力持续的增高,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5膝关节疼痛的简单自我判断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膝关节有哪些结构。
膝关节是由股骨(大腿骨)、胫骨(小腿骨)和髌骨(膝盖骨)三块骨头组成的。股骨和胫骨之间两侧有垫片(半月板),在股骨和胫骨之间起缓冲衬垫的作用;中央有前后两条韧带交叉连接股骨和胫骨,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前错移,后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后错移。髌骨靠股四头肌和髌腱的力量贴靠在股骨内外两髁凹陷的前面。髌骨、股骨和胫骨三骨关节面都有软骨覆盖,软骨关节面还有滑膜覆盖,滑膜还衬在关节囊的内面。膝关节的关节囊外两侧,内侧有内侧副韧带,外侧有髂胫束保持关节不向两侧(内外)晃动。关节囊后有腘肌和腓肠肌的内外侧头等肌肉与关节囊前的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腱同时限制股骨髁的前后移动。
我们再看膝关节能做哪些活动。
由于前后左右韧带肌肉的限制,因此,股骨髁只能在胫骨髁的平台上做有限的滑动和围绕股骨内外髁中心有限的旋转。膝关节可以做屈伸活动。伸直时可以负重。屈膝时,髌骨沿股骨髁间凹陷向上滑移,伸膝时再沿髁间凹陷向下滑移,不论向上还是向下,髌骨都贴紧股骨起可以滑动的杠杆支点的作用。
知道了上述这些常识,就可以判断膝关的情况了。
现象一:下蹲时感到膝关节发胀,
判断:膝关节里面有水(关节液、脓或血),而且多过正常。
解释:比如我们要折叠一个塑料袋,如果袋子里有水或空气,就不容易折叠。下蹲时膝关节要打折,蹲下时就会感到关节发胀,下蹲困难。这种情况疲劳性损伤多见于青中年人,跑动和登高(上楼)、长时间行走后最容易出现。脓或血则见于感染和暴力性损伤。
现象二:我们下蹲后站立困难或有疼痛,行走或者上楼梯时或下楼弯曲时膝盖骨疼痛,或屈膝久坐后疼痛。
判断:是髌骨和股骨髁凹陷的关节面有损伤。
解释:这是因为站立和上楼需要伸直膝关节,髌骨和股骨髁凹陷处贴紧,膝弯曲时贴的更紧,髌骨和股骨关节面受到挤压,如果关节面有损伤,受到挤压就会疼痛。许多年轻人运动后、中老年人长时间或长期行走后,坐位长时间屈膝都会有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