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压力是多少

  穿刺后应由医师做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0.4-1.0kPa(40-100mmH2O)。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均可升高。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脑脊液压力是多少 2.脑脊液压力的临床意义 3.脑脊液压力的注意事项 4.脑脊液压力的基本信息 5.脑脊液压力的检查过程

1脑脊液压力是多少

  于腰椎穿刺时测得的脑脊液(CSF)压力随年龄、腰椎穿刺时所 采取的体位以及检査时病人是否放松而有不同。正常脑脊液开放压

  在侧斜卧位测量时,新生儿可至50inmH2O,婴儿为85 ~

  110mmH2O;屈曲侧卧位测量到的脑脊液压力较高,儿童为100~ 280mmH2O。如取坐位测量,则平均压力更高。

2脑脊液压力的临床意义

  (1)升高:

  ①颅内各种炎症: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未破溃者)等。

  ②颅内非炎症: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积水、脑损伤、脑猪囊尾蚴病(脑囊虫病)、脑包虫病、脑积水(脑水肿)、麻痹性痴呆、脑膜血管梅毒、癫痫大发作等。

  ③颅外疾病:高血压、尿毒症、脑动脉硬化症、铅中毒、肝衰竭(暴发型肝炎)、某些眼病、头部局部瘀血或全身瘀血性疾病等。

  ④其他:大量服用黄体酮、维生素A、四环素药品、胸腹压升高时、脑压亦可轻度升高。

  (2)降低:

  ①脑脊液循环受阻:枕大区的阻塞、脊髓压迫症、脊髓蛛网膜下腔粘连、硬膜下血肿。

  ②脑脊液流失过多:颅脑损伤致脑脊液漏、持续性脑室引流、短期内多次放脑脊液。

  ③脑脊液分泌减少。

  ④慢性消耗或衰竭:虚脱、重症脱水、慢性衰竭、精神分裂症、麻痹性痴呆、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晚期。

  ⑤良性低颅压综合征。

  ⑥穿刺针头未完全进入椎管内。

3脑脊液压力的注意事项

  (1)颅内压升高显著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为避免脑疝形成,一般慎做或禁做腰穿取脑脊液。必须做时亦不可放脑脊液过多、过速。

  (2)脑脊液标本由医生做腰椎穿刺采集,并要求在1h内送检。

  良性颅内高压症,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高原脑水肿,咳嗽晕厥综合征,小儿脑震荡,小儿硬脑膜外脓肿,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散发性脑炎,高血压脑病

4脑脊液压力的基本信息

  新生儿0.29~0.78kPa 儿童0.69~1.96kPa 成人0.69~1.76kPa

  增高:颅高压综合征(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脓肿、脑肿瘤、高血压脑病、脑水肿、水中毒等),心衰,心包积液,纵隔肿瘤,颈部肿瘤,巨大甲状腺,气胸,屏气,腹肌紧张,精神紧张,惊厥,躁动,咳嗽,癫痫持续状态等。 降低:颅低压综合征,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休克,椎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穿刺针位置不当或不通畅等。

5脑脊液压力的检查过程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桌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通常以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以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逐层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d/分。若继续做 queckenstedt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动脉约10s,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两侧颈动脉。正常时 压迫颈动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动脉后,不 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加压力后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但是。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 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同理学检验法。

相关资讯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脑脊液漏病因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脑脊液漏病因
  脑脊液腔与颅外相通,有脑脊液漏出者称为脑脊液漏。脑脊液不断流失引发头痛,多采用内科治疗,超过1个月仍有漏液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颅外伤后耳鼻流出清液的现象。脑脊液漏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事故性或医源性和自发性。其中以外伤性为主,自发性较为罕见。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 关于病毒性脑炎的常识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 关于病毒性脑炎的常识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绝大数的病因是病毒,也可由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所谓的脑炎多指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后脑脊髓炎。脑炎可以发病于不同性别和年龄,多为急性或亚急性。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等症状为其特征,大多伴有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防治。下面来一一介绍。
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吃什么好呢
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吃什么好呢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等严重症状。结核菌检查是结核性脑膜炎实验诊断的金标准,可提高阳性率,作为脑膜炎最后确诊的主要依据。随病情进展患者体内氯化物含量呈进行性减低,也是结核性脑膜炎复发时的重要指征。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