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是生活中常见的的这种疾病的,一定要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同时那可以争取早日康复,临床上的血小板的减少的症状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血小板减少感觉什么症状有哪些地方。
目录 1.血小板增多的偏方 2.血小板减少有何症状呢 3.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4.血小板的功能 5.有哪些常见的血小板类型
1血小板增多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皂刺30克,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赤芍各10克,日服一剂。
用法:或水蛭粉每次03克冲服。
偏方二
配方:犀角地黄汤。
材料: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
偏方三
配方:加味脾阴煎。
材料: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如果在生活中出现血小板增多的情况,那么会对患者的血液流动造成很大伤害的,因为血液无法流动,会导致全身出现僵硬的情况,所以患者应该要及时的接受治疗,或者去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这样有利于降低血小板的浓度。
2血小板减少有何症状呢
1、临床上,出现贫血的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症状的重要表现。但是,由于患者的发病因素有所不同,导致患者贫血的情况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主要是指白血病、再障以及急性血管内溶血等病症所致;亚急性主要是指急性再障、细胞性贫血以及自身免疫性贫血等常见病症。
2、当患了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后,患者还会常出现出血的症状。该症状主要发生在患者的皮肤表层,一般情况下,可以明显看出大块的瘀斑。此外,部分患者的牙龈,鼻部、口腔等处也会出现出血的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消化道及内脏也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3、发热、脸色发白也是血小板减少症状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以至于很容易受到感染。临床上,患者常会出现发热、脸色苍白、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
以上就是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临床上,出现贫血的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症状的重要表现,会出现一些出血的症状发热和脸色发白都是减少的症状,需要把大部分的减少的主要是血小板破坏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两种,一定要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同时那可以争取早日康复。
3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
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
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4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
5有哪些常见的血小板类型
一、血小板的生理与功能
血小板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进入血循环后,约有三分之一贮存在脾脏内。血小板半存活期为3.7~4.0天,衰老和消耗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内被清除。血小板膜含有多种糖蛋白和受体,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血小板被激活,形态发生变化,继而发生聚集和颗粒释放等一系列反应。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亦参与凝血过程、血块回缩和血管收缩反应。
二、机采血小板
使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献血者采集的血小板,在20~24℃水平振摇保存5天。
机采血小板浓度高,临床治疗效果好,而且一个治疗量来自单个献血者,减少了同种免疫发生的机率和降低血小板输注的无效性。每袋单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含量≥2.5×10^11个,红细胞混入量≤8.0×10^9,白细胞混入量≤5.0×10^8,在相同剂量下,机采血小板的红细胞混入量和白细胞混入量均明显低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
适应症: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用于治疗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稀释性减少时,只有当血小板计数<5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或手术时,可输注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应根据出血时间延长程度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20×10^9/L,有发热或感染应输注。血小板<5×10^9/L应紧急输注,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仅限于出血危险性大的患者。
3、已产生同种免疫患者,应选择HLA及血小板血型相配合的机采血小板。
三、浓缩血小板
将新鲜采集的全血通过两次不同离心力的离心过程,将血小板分离出来。每单位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计数≥2.0×10^10,红细胞混入量≤1.0×10^9,白细胞混入量≤2.5×10^10。浓缩血小板在20~24℃水平振摇保存24小时。
适应症:同机采血小板。
注意事项:无论机采血小板,还是浓缩血小板,均应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一般不加用白细胞滤器。血小板因故未能及时输注时,应在室温下放置,不可放入冰箱。
四、冻存血小板
在新鲜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内加冰冻保护剂后,置于-80℃下冻结并可保存一年,使用前放入38~42℃水浴中融化,在融化后1小时内输注。
适应症:冻存血小板止血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特别适用于临床大出血的紧急止血治疗,但一般不用于预防性输注。小儿、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辐照血小板
使用25~30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机采血小板或浓缩血小板,以杀死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但又不损害血小板的功能,从而预防TA-GVHD的发生。在血小板的有效期内进行辐照,辐照后的血小板一般要求尽快输注。
适应症:由于所有接受输血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TA-GVHD的危险,因此受血者均可接受辐照血小板,目前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及移植后病人的输注、与献血者有血缘关系受血者血小板的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