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季会出现外耳道炎呢

  如果大家要是细心的话就能够发现一般在夏天患外耳道炎的患有要比冬天的发病率高很多,这是因为夏天的天气湿热温暖更容易使病菌存活,而且夏天游泳的人也相对比较多外耳道很有可能因为进入一些不太干净的水引发炎症,耳朵也是非常脆弱的,平时若是不注意保健和护理,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出现,外耳道炎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容易在夏季发生,跟感染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大家可以了解下为什么夏季会出现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治疗需对症下药等一些小常识。

目录 1.为什么夏季会出现外耳道炎呢 2.专家详解外耳道炎难以根治的因素 3.外耳道炎治疗需对症下药 4.引发外耳道炎疾病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5.外耳道炎患者如何进行掏耳朵呢

1为什么夏季会出现外耳道炎呢

  霉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每年一到夏天,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真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夏天出汗多,而且游泳的人也多,外耳道容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

  夏天脚气患者多发,如果搓脚后不洗手就挖耳,或用不干净的器具掏耳,都会引起真菌感染。另外,机体抵抗力低下,滥用抗生素也是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因素之一。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常感觉耳内发痒,有的瘙痒难忍,以夜间为重,合并细菌感染还会出现疼痛、流脓的现象,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症状都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系爱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增厚,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了解了外耳道炎的症状是什么,大家平时要注意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总之,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2专家详解外耳道炎难以根治的因素

  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一、无法修复听骨链

  无法修复听骨链,这是外耳道炎的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重视防御和避免;外耳道炎导致患者耳朵表皮糜烂,耳道闭塞,遮蔽鼓膜,听骨链受损,而口服药物,如抗生素等只能消除炎症,无法修复听骨链,因此当患者感冒或抵抗力下降时外耳道炎就会再次发作。

  二、无法彻底消除耳部炎症

  外耳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炎症会充斥外耳道的所有组织,外用滴耳液只能消除耳道部分炎症,难以消除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因此外用滴耳液无法彻底治愈外耳道炎。

  三、无法一次消除所有并发症

  外耳道炎的发病比较严重,还容易并发多种耳部疾病,如耳鸣,因此,使治疗难度不断的增加,导致患者难以顺利的康复。而传统的外用滴耳液和药物疗法无法将外耳道炎和其并发症同时治疗,所以无法根治外耳道炎。

3外耳道炎治疗需对症下药

  现在的人们有很多都别外耳道炎纠缠着,不过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所以很多的人都不重视,所以会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称为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时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治疗该病呢?

  1.单纯性外耳道炎

  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

  2.外耳道疖

  发生于外耳道外端的软骨部,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剧,可有体温升高。待疖肿成熟,脓液穿破组织向外排出后,耳痛可骤减。

  3.清洁耳道

  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脱屑、炎性分泌物,可用小吸引管轻轻吸出。小而硬的耵聍宜用耳镊取出。大而硬的耵聍应先用3%碳酸氢钠液滴耳,1日4次,待耵聍软化后,用外耳道冲洗法清除。

  4.弥漫性外耳道炎

  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痂皮,并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滴耳液,以达到抗菌、消炎、消肿的目的。

  5.外耳道真菌病

  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滴用2%水杨酸乙醇、2%麝香草酚乙醇等抗真菌药物,每日3次,连用2周。局部可使用制霉菌素粉加等量硼酸粉混合剂。

  6.坏死性外耳道炎

  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除坏死病灶。

4引发外耳道炎疾病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要预防外耳道炎必须注意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总之,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首先,据很多专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注意的小细节都有可能导致外耳道炎,比如挖耳屎。还有就是耳朵受到损害,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或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

  了解了致病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吧,其实治疗外耳道炎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2、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3、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4、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5、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5外耳道炎患者如何进行掏耳朵呢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不少的人时不时的就会掏下耳朵,但如果耳朵生病了掏耳朵时就要多加注意了,否则会加重病情。若是不注意卫生,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的出现。这样会影响到我们的听力,对耳朵造成刺激,因此,我们要注意些预防方法,正确的太多,那么,外耳道炎患者如何进行掏耳朵呢?

  有关医学专家们告诫道:我们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所以,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

  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影响张口和咀嚼,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还有,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其次,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层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由于外耳道为弯曲、较深的腔洞,又比较潮湿,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耳屎多了,关键在于正确地处理。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也可以用耳道勺轻轻地将耳屎掏出来,如果耳屎太多难以掏出,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如果耳道发痒,可用手指轻轻按揉外耳道前的耳屏。万一患了外耳道炎,必须到医院诊治。

  常掏耳朵小心患上外耳道炎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学会掏耳朵很重要,掏耳朵不甚,就容易患上外耳道炎。那么我们怎么正确的掏耳朵。下面给大家介绍,正确掏耳朵的方法。避免自身患上外耳道炎,应该避免挖耳朵,少挖为好。

  正确方法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不要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正确方法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正确方法3、给耳朵吃点橄榄油:每天向耳内滴4次,每次几小滴橄榄油,能软化耳垢。它的效果跟在药店购买到的治疗耳垢的药物一样好,可以有效缓解耳内痒的症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