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正常值的相关内容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因此,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脑脊液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目录 1.脑脊液蛋白的意义 2.脑脊液蛋白正常值的相关内容 3.脑脊液蛋白的检查过程 4.脑脊液的介绍 5.脑脊液的一般性状

1脑脊液蛋白的意义

  异常结果:脑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脑屏障受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炎的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 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Froin 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需要检查的人群: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高的患者。

2脑脊液蛋白正常值的相关内容

  年轻男性,自觉头痛,头晕,咨询脑脊液蛋白的正常值

  指导意见:

  脑脊液蛋白的正常值是0.15-0.45g/l,如头晕头痛伴发热,恶心呕吐的话,不能排除有脑膜炎的可能,建议可就诊于神经内科系统诊治

3脑脊液蛋白的检查过程

  潘氏试验所需标本量少,灵敏度高,试剂易得,操作简便,结果易于观察,其沉淀多少与蛋白质含量成正经比,部分正常脑脊液亦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Ross Jine 试验主在沉淀的是球蛋白,但敏感性较弱,NoneApett 试验可分别检测球蛋白和白蛋白,但操作较繁,极少选用。

4脑脊液的介绍

  生理学

  脑脊液完全是在脑和脊髓内部合成和循环的,这是一个体现脑与躯体其它部分隔离的一个典型例子。生产脑脊液的部位是脉络丛。脉络丛穿过脉络裂,沿着穹隆/海马伞的轨迹进入侧脑室;同时通过其顶部进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脊液在脉络丛生成后,通过脑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而后通过中脑水道进入第四脑室,随后通过小脑延髓池(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又称大池)进入脊髓、地道大脑半球外部。脑脊液可以通过蜘蛛膜颗粒进入静脉系统。

  成年人的脑脊液总量约为140毫升。其循环非常高效,每日被更新4到5次。脑脊液这种穿行于脑室和蛛网膜下空间并最终进入静脉系统的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其中大分子和脂溶性分子的作用。脑脊液的0.3%左右是血浆蛋白。

  病理学

  脑脊液有着多种的作用包括脑部的机械性保护、分配神经内分泌因子及促进脑血流量。为了要保证脑内稳定的氧合,动脉血液的流动型式须严谨地调节。脑脊液运动就像一个弹簧,可以帮助动脉的膨胀及收缩,并且防止了头颅内血流的重大变动。当脑脊液流动出现问题时,这不单止影响脑脊液运动,更会影响头颅内血流,而最终造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的弱点。

  脑脊液在多种哺乳动物中都是与淋巴系统有所关联。初步资料显示这个关联是在脉络丛的脑脊液分泌容量正在发展时所形成。脑脊液失调,包括脑积水与脑脊液淋巴传送的损坏有某些关系。

5脑脊液的一般性状

  1、外观: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新生儿脑脊液(因含有胆红素)、陈旧出血或蛋白含量过高时,脑脊液可呈黄色。新出血时进则呈红色或血性,须和穿刺误伤引起的出血鉴别,前者脑脊液血染浓度前后均匀一致,离心后上清液黄色或淡黄色,潜血试验阳性,红细胞形态边缘皱缩或破裂,而创伤性出血则反之。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可呈乳白色或绿色混浊,垂直静置后可出现薄膜样沉淀物,如结核性脑膜炎有由液面倒悬至试管底部的漏斗样蛛网状薄膜等,在薄膜样沉淀物中寻得细菌的阳性率一般较高。比重测定:1.005-1.009。

  2、细胞学检查:成人正常白细胞数在0.01×109个/L以下(早产儿及新生儿在0.03×109个/L以内),但多核白血球9不应超过5个,主要为小、中淋巴细胞。当脑膜有刺激性或炎

  性病变时,脑脊液的白血球计数即可增多。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时,有多核或单核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增高;各种脑部肿瘤特别是临近脑膜、脑室或恶性者,也有白血球的增多。

  使用特殊的脑脊液细胞离心沉淀器,将浓集于玻片上的细胞给以各种染色,还可细致观察到细胞的形态改变,大大提高了诊断效果,如嗜伊红细胞增高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提示脑脊液中有陈旧出血等。此外,还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细胞和寄生虫卵等,以及对细胞进行免疫功能的研究。

相关资讯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脑脊液漏病因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脑脊液漏病因
  脑脊液腔与颅外相通,有脑脊液漏出者称为脑脊液漏。脑脊液不断流失引发头痛,多采用内科治疗,超过1个月仍有漏液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颅外伤后耳鼻流出清液的现象。脑脊液漏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事故性或医源性和自发性。其中以外伤性为主,自发性较为罕见。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 关于病毒性脑炎的常识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检查 关于病毒性脑炎的常识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绝大数的病因是病毒,也可由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所谓的脑炎多指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后脑脊髓炎。脑炎可以发病于不同性别和年龄,多为急性或亚急性。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等症状为其特征,大多伴有脑脊液成分的改变。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防治。下面来一一介绍。
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吃什么好呢
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吃什么好呢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等严重症状。结核菌检查是结核性脑膜炎实验诊断的金标准,可提高阳性率,作为脑膜炎最后确诊的主要依据。随病情进展患者体内氯化物含量呈进行性减低,也是结核性脑膜炎复发时的重要指征。脑脊液如何确诊脑膜炎?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