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血瘀体质的方法

  血瘀是中医里面的一种说法,这是由于身体里面的血液流通不顺畅,而导致的,这种情况会导致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很容易就会引起一些疾病的出现比如说糖尿病或者痛经等一些情况,而且对于女性来说雪域的体制会让女性衰老得更快,中医调理血瘀体质的方法有哪些呢?所以血瘀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调理,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一下调理的方法。

目录 1.血瘀体质调理要注意这六大点 2.女人气虚血瘀有危害 3.中医调理血瘀体质的方法 4.宫寒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5.气滞血瘀按什么穴位

1血瘀体质调理要注意这六大点

  【调养原则】

  调体方法:

  活血去癒,疏利通络。

  调体要点:

  1、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亦是淤血质的体质成因之一。

  2、调气以化瘀: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等。

  【精神调摄】

  淤血质的人常心烦,急躁,健忘,或郁闷,多疑等,应根据“喜胜忧”的情志制约原则调摄。胸襟开阔,豁达开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饮食调养】

  特征:淤血体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甚或淤血内阻特征。

  原则:选用具有健胃、行气、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

  食物:如鸡内金、陈皮、黑豆、黄豆、山楂、黑木耳、平菇、洋葱、韭菜、茴香、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玫瑰花、番木瓜、海参、红糖、黄酒、葡萄酒等。

  凡具有寒凉、温燥、油腻、涩血的食物都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柿子、李子、石榴、花生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可多食,如蛋黄、虾子、猪头肉、奶酪等。

  【运动锻炼】

  坚持经常性锻炼,促进气血运行。 保健功、按摩、太极拳、五禽戏,散步,慢跑、乒乓球,等。淤血质的人心血管功能较弱,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运动锻炼,应采取中小负荷多次的锻炼。

  【药物保健】

  血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当归、红花、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著名的理气、活血化瘀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具有调节血脂作用活血化瘀的重要如赤芍、丹参、牛膝、红花、参三七等。

  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中成药逍遥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起居调护】

  血瘀体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血瘀体质者起居作息有规律,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睡眠。

  居室环境要温暖舒适,要避免寒冷刺激。

  生活习惯良好,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以免加重气血瘀滞。

  春秋季节加强室外活动,夏季不可贪图饮冷,冬季谨闭寒邪,注意保暖。

2女人气虚血瘀有危害

  血瘀会带来痛经

  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所伤,致使血寒而凝,或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治宜活血祛瘀。

  血瘀会带来闭经

  多因气滞、寒凝,瘀血阻滞冲任胞脉,积之而成经闭。症见经闭不行,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偏于气滞者,重用乌药、延胡索、枳壳、香附;偏于寒凝者,加肉桂、炮姜。

  血瘀会带来不孕

  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因情志内伤而气血运行不畅,或感受寒邪,血受寒凝,血瘀气滞,内阻冲任胞脉,经水失调,精难纳入,难于受孕成胎。症见经期错后,经行不畅,血块较多,腹痛拒按,情志所伤者,兼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宜行气理血;因感受寒邪者,兼见手足不温,小腹凉痛,治宜温经散寒。

3中医调理血瘀体质的方法

  蔬菜类: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以上适合冬季食用)、生藕、黑木耳、海带、紫菜、油菜、白萝卜、胡萝卜、竹笋、紫皮茄子、菇类、魔芋等。肉食,应少食,特别要少吃肥猪肉。如吃,可选海参、海蜇等。也可食用红糖、醋、玫瑰花、桃仁、红花、益母草、绿茶、糯米甜酒、红葡萄酒(酒类量要少)等等。

  不适宜食用肥甘厚味、寒凉冰冻、过辣、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咖啡、浓茶。凡具有涩血作用的食物也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柿子、李子、石榴、花生米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可多食,如蛋黄、虾子、猪头肉、奶酪等。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药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4宫寒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1、宫寒血瘀吃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是从生药丹参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成药。丹参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可降低血浆乳酸含量,改善心肌缺氧导致的代谢障碍。丹参及有效成分可影响多种凝血因子,改善血液流性,降低血液粘滞度,调整细胞电泳率及及红细胞压积,改善微循环,对血瘀患者的“粘、聚、滞”倾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宫寒血瘀吃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功效是解肝郁气滞,其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症状。有临床验证,柴胡疏肝散还有增加肝脑血流,增加心搏出量,保肝利胆。这主要是从以下的迹象表现出来:对家兔脑、肝阻抗血流图实验中,给予柴胡疏肝散后即刻5分钟、10分钟,脑阻抗血流图收缩波波幅显着增加;即刻及15分钟、20分钟肝阻抗血流图收缩波幅也显着增高。心阻抗微分图C波振幅显着升高。

5气滞血瘀按什么穴位

  1、气滞血瘀按神门穴

  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2、气滞血瘀按内关穴

  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每次按要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