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贫血指标是多少

  很高兴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的时刻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宝宝贫血的指标是多少呢!很多家长都喜欢为小孩子做体检,但是面对体检报告他们却更烦恼了,为什么呢? 宝宝贫血指标是多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婴儿贫血怎么办 2.宝宝贫血指标是多少 3.婴儿贫血吃什么 4.贫血病因 5.贫血诊断鉴别

1婴儿贫血怎么办

  1、补充含铁食物,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5、对于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肉类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肉类食品。

2宝宝贫血指标是多少

  婴儿贫血指标主要是从血红蛋白值来判断,一般低于110g/l就患有缺铁性贫血了,我家宝宝血常规化验检查,血红蛋白偏低,每100毫升少于11克,那时宝宝贫血时食欲下降,饭量比较少, 医生建议给宝宝服用铁之缘片,每天吃两片来补充微量元素铁,第二月开始贫血有好转了,你家宝宝也可以吃点铁之缘片,如果宝宝很小可以碾碎放到辅食,大点的宝宝可以直接口嚼,吃起来香香的宝宝很喜欢吃,安全补铁效果快,两个月左右宝宝贫血基本康复了。同时宝宝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进行食补,如是缺铁性贫血的话,动物肝脏食补效果最好,一周两次,其次是多吃肉末、蛋黄、鱼,虾,绿色青菜之类的。

  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出生后10天内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10天~3月的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建议暂以Hb 《100g/L;3月~不足6岁Hb《110og/L;6~14岁Hb《120g/L为贫血。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一般婴儿血红蛋白正常值是:新生儿:170~200g/L;四个月后:110~160g/L。宝宝的血红蛋白偏低于110g/L就有缺铁性贫血,建议进一步检查后,对症治疗。

  在满四个月后,婴儿贫血应及时添加辅食,如蛋黄、动物肝、瘦肉及绿叶菜,以及含蛋白质高的鱼肉、蛋奶、豆类等,此外可以选择铁剂进行补充,如铁之缘片,安全补铁增加蛋白质营养,宝宝也爱吃,可有效的提高宝宝的造血能力,一般一个月血红蛋白明显提高,为使体内铁贮存恢复正常,待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充服用2个月。

3婴儿贫血吃什么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虽然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类患儿仍不少见。

  婴幼儿的饮食要合理搭配,按时添加辅食。避免长时间单纯母乳喂养。以下为两款推荐食谱:

  A、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

  2、将大米洗干净,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B、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3、热锅入油,放点葱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许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然后倒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稍煮片刻即成。

4贫血病因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25%):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15%):

  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1)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而影响血细胞生成。

  (2)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白细胞介素(IL)、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生长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均具有正负调控造血作用。肾功能不全、肝病和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时产生EPO不足;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TNF、IFN、炎症因子等,均可导致慢性病性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20%):

  造血原料是指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等。任一种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都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有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该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HA)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5贫血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

  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