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肾脏的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慢性肾功能不全会带来多种并发症,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重视慢性肾功能不全这种症状才行,一旦出现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要及时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慢性肾功能不全预防 2.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检查 4.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5.肾功能不全的饮食
1慢性肾功能不全预防
第一,要有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因此,为了减轻残存的肾的工作负担,蛋白质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比如,当血肌酐为170~—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以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丢失1克尿蛋白,可额外补充1.5克蛋白质。当血肌酐超过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以每天总量不超过30克为好。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将会导致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效果并不好。
第二,为了使摄入的蛋白质获得最大利用,不让其转化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质饮食的同时,还必须补充能量。每日每公斤体重至少35千卡的热量,主要由糖供给,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酱、蜂蜜等。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虽符合前面的条件,如蛋黄、肉松、动物内脏、乳制品、骨髓等,但由于它们的含磷量较高而不宜食用,因为磷的贮留可促使肾脏的功能进一步恶化。为减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鱼、肉、土豆等,都应先水煮弃汤后再进一步烹调。
第四,食盐量应视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压、水肿者,宜用低盐饮食,每日2克盐。
第五,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也有可能损伤肾脏,如庆大霉素、磺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等、消炎痛、扑热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剂等。
2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肾小球近球细胞、髓质间质细胞是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受损,单位血红蛋白因对氧的亲和力降低对氧的利用率增加,肾脏缺血相对不严重,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刺激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明显减少。
②叶酸缺乏
CRF时由于摄入量不足常引起叶酸缺乏。此外,尿毒症患者叶酸结合蛋白量增多,可使转移至细胞内的叶酸数量减少。长期透析的病人更易产生叶酸缺乏。
③铁动力障碍
铁的贮存和网状内皮系统代谢功能异常,血红蛋白代谢出来的铁的释放受到影响,其结果是血清铁下降和供给骨髓的铁减少,影响造血。
④毒素抑制骨髓
CRF时血中蓄积的某些毒性物质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造血功能障碍。
(2)红细胞破坏增多:
脾功能亢进;尿毒症时红细胞代谢障碍和红细胞脆性增加,致红细胞自溶;尿毒症时高多胺血症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自溶;微血管病变使红细胞受到机械损伤而破坏。
(3)红细胞的寿命因受潴留的代谢产物的影响而缩短。肾衰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有经过多等,失血使贫血加重。
(4)红细胞丢失增加:
慢性长期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隐性出血,实验室经常抽血化验或透析器中残留血的损失,可加重贫血。
(5)其他疾病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部分疾病可能影响造血功能,也可能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贫血。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一般为>2.0g/L,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晨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
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HCO3--、K 、Na 、Ca 、Mg2 、P3 等)水平测定。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上升,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提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4.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
5.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血清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CD4 /CD8 比值等。
6.营养不良指标检测
测定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素白和低分子量蛋白。极低水平的胆固醇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二、影像学检查
1.肾脏B超
肾皮质厚度<1.5cm,判断CRF优于以肾脏大小为标准。如双肾萎缩,支持终末期诊断。
2.其他
常规做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及胃镜检查,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如X线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等对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有帮助。
4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第一期
肾功能储备代偿期。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第二期
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第三期
肾功能衰竭期。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第四期
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5肾功能不全的饮食
第一、要有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因此,为了减轻残存的肾的工作负担,蛋白质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比如,当血肌酐为170—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以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丢失1克尿蛋白,可额外补充1.5克蛋白质。当血肌酐超过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以每天总量不超过30克为好。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将会导致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效果并不好。
第二、适时补充机体所需能量。为了使摄入的蛋白质获得最大利用,不让其转化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质饮食的同时,还必须补充能量。每日每公斤体重至少35千卡的热量,主要由糖供给,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酱、蜂蜜等。
第三、减少含磷的食物摄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虽符合前面的条件,如蛋黄、肉松、动物内脏、乳制品、骨髓等,但由于它们的含磷量较高而不宜食用,因为磷的贮留可促使肾脏的功能进一步恶化。为减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鱼、肉、土豆等,都应先水煮弃汤后再进一步烹调。
第四、食盐量应视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压、水肿者,宜用低盐饮食,每日2克盐。
第五、减少服用致肾损害药物。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也有可能损伤肾脏,如庆大霉素、磺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等、消炎痛、扑热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剂等,因此需要避免服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