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通称为耳聋。正常情况下外界声音经外耳、中耳、内耳,由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上述过程中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听力障碍。由外耳、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为传导性耳聋,如耵聍栓塞、耳咽管阻塞、急慢性中耳炎等引起的听力障碍均属此类。

目录 1.听力障碍 2.听力障碍要注意什么 3.听力障碍饮食注意 4.吃错药可能造成听力障碍 5.听力障碍不能吃什么食物

1听力障碍

  1、按耳聋的发生部位分类

  听力障碍(1)传导性耳聋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1]

  (2)感音性耳聋凡直接影响到末梢感受器、听神经传导途径和听中枢的各种病变,都可以造成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又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耳蜗性聋:凡病变局限于耳蜗,并影响其感音功能者,即为耳蜗性聋。②神经性聋:凡病变直接影响到斡旋神经节或发生在听神经传到通路上的,均为神经性聋。③中枢性聋: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

  (3)混合性耳聋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2、按患病时间分类

  (1)先天性耳聋包括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

  (2)后天性耳聋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老年性聋以及精神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2听力障碍要注意什么

  听力障碍影响语言的发育,也影响智力、心理和精神神经方面的发育,它给机体到来的障碍是多元性的——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因此,我们不但要有相对规范的治疗康复手段,更要有相对完善的预防措施。

  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避免遗传性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和评价,避免近亲结婚,强调婚前医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孕期检查.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婴幼儿期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4岁以前的婴儿听力能力对于言语的习得非常重要,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可以导致小儿语言发育迟滞、构音障碍以及不能获得语言。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早期进行介入干预,可以避免因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沟通能力障碍,具有现实意义。

  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

  临床上要合理用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其对于婴幼儿、家族成员易感者、以往应用过类似药物的以及听力轻度异常的个体。

3听力障碍饮食注意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保护鼓室内的小骨骼,可避免患似骨质疏松样的耳硬化症。因此,补充一些钙和维生素D能防止骨骼损害。

  饮用脱脂乳可以增加耳骨骨质,也可净化耳动脉;常吃胡萝卜、南瓜、西葫芦等蔬菜能补充β-胡萝卜素;酵母、花生、牡蛎、贝类和牛羊肉等含锌较多;从深绿色叶菜和硬果中可以得到镁。以上食物应常吃,特别是老年人和听力减退的人更应该常食以增强听力。

  适宜吃的食物:

  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

  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

  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豆制品平均含铁量约占4至6毫克。

  2.多食含锌食物

  导致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天天应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3.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

  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4.养成喝牛奶的习惯

  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

4吃错药可能造成听力障碍

  据介绍,我国听力障碍患者每年达2000多万人,其中新生儿发病率占千分之三。以往耳聋的病因中,主要是先天性内耳畸形、药物性耳聋和遗传性基因突变致聋。最新临床发现,不明原因耳聋中,药物性耳聋占了其中大多数,尤其儿童治感冒乱用抗生素药、用药过量致耳聋的比例已上升为首位。

  小儿慎用抗生素

  专家指出,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特别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小儿1至3岁刚脱离母体营养保护,特别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当孩子发高热,许多家长就希望赶快注射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等退烧、抗菌药。殊不知,这些氨基糖柑类抗生素药含有致耳毒性,对儿童的听力损害很大,药量过多会导致耳聋,终生无法恢复听力。

  此外,一些小儿对药物过敏,即使按正常剂量使用这类抗生素药也会产生耳毒性。近来新推出的卡那霉素虽然比庆大霉素等药毒性降低许多,但仍有耳毒性病例发生,小儿还是应该避免使用。

  专家建议,儿童感冒等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柑类抗生素药。最新发现,一些毒性强的如抗肿瘤药等对儿童听力也会造成严重损害。使用哪种药物必须严格遵照医生嘱咐。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药,也须根据小儿体重、药物使用安全剂量,经精确计算确定服用量。在服药期全过程,还须密切观察小儿反应,一旦发现患儿对声音反应能力差,立即要停止服药,及时就诊。

  简单方法测听力

  临床上,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发生药物性或急性中耳炎,造成听力障碍。0至6岁儿童期发病率最高,成为小儿常见的致耳聋原因。当感冒后出现耳鸣、耳闷胀感、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应警惕听力受损,须及时进行听力筛查。专家介绍,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在家自我检测小儿的听力:0—2岁的婴幼儿,已有对声音的自动反应,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身边发出响声,辨别他的转向、定位,或依据跟着大人复述语言的功能,检测孩子的听力;3—6岁儿童如果还是语言发音差、讲话不清,尤其是看电视老是要把声音开大,就要怀疑听力受损,须及时就诊。

5听力障碍不能吃什么食物

  1.忌食腥膻发物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忌食高脂肪饮食

  忌吃食物列表

  腌酱菜:属于阳性食物,很容易上火,耳聋患者应该特别注意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忌食。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尤适宜便秘、产后乳汁不足女性、寒性体质等人群。

  薄荷:属于相对寒凉的食物,不宜过多的食用本品严格意义上属于药品,严格控制入量

  白扁豆:寒热病者不宜食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更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症状的患者食用。壹药网温馨提示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听力障碍吃什么好了,为了避免自己患有听力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方面的,禁忌的食物能尽量避免就尽量避免,健康生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