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爬行是婴儿时期最好的全身运动,爬行势必消耗热量,躯体的活动也随之加强,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功能。经常爬行,可使婴儿皮下脂肪积聚减少,使婴儿的肌肉相对较为坚硬结实。那么婴儿多大开始爬行呢?如何让婴儿爬行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宝宝几个月会爬 2.怎样教宝宝爬行 3.不会爬就学走会影响孩子心智 4.宝宝爬行的重要性 5.宝宝爬行注意事项
1宝宝几个月会爬
大多数宝宝在6-10个月之间学会爬行。宝宝刚开始学爬时,会出现各种活动方式。比如,有的宝宝向后倒着爬;有的宝宝则原地打转;有的宝宝蹭着屁股挪动;还有的宝宝腹部贴地,匍匐向前,不能用双手和双脚支撑起身体。这些都是宝宝爬行的过程。宝宝真正会爬时,是用手和膝盖爬行,胸腹部离开地面,头颈抬起。
宝宝6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学爬。爬是宝宝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宝宝在爬行时,必须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样就会使手、脚和胸腹背部的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一般来讲,会爬的宝宝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比不会爬的同龄宝宝好。
2怎样教宝宝爬行
宝宝3个月后,头能直立,家长就可以经常让宝宝趴着玩,每次3~5分钟,这样循序渐进,随着月龄增长,就可以锻炼宝宝手脚的力量。7-9个月是宝宝模仿能力形成期,这时候,家长可以先做示范,比如追逐滚动的球,让宝宝模仿爬。宝宝学爬时,家长要很有耐心,每天都和宝宝玩一会,宝宝会逐渐熟练起来。
匍匐练习:宝宝6个月后,就能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打转。家长可以把一个会发声的玩具放到宝宝前方,宝宝想拿玩具就会使劲,但他的脚趾还没有顶着床铺,所以宝宝身体反而会向后挪动。这时家长可以帮忙推着宝宝的脚,让他的脚趾顶着床铺使劲,这样宝宝就可以匍匐向前。
爬行训练:宝宝可以匍匐爬行后,家长可以用双手或毛巾把宝宝的腹部抬起来,使宝宝的手和膝盖着地向前爬行。开始家长要用力提起宝宝的腹部,等他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己提起腹部。家长可以把一些移动的玩具,如滚动的球、小车等,放在宝宝伸手可及之处,宝宝快要拿到时又放远一点,让宝宝逐渐学会向前爬行。
爬行游戏:学爬是一个过程,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又可以玩,又可以练习爬行。比如钻“隧道”,拿个长长的纸箱,做成“隧道”,让宝宝去探索“隧道”的另一头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或者,在地板上放点小障碍,比如小枕头、绒布玩具等,让宝宝自己翻越过去,当宝宝通过这些障碍时也会很开心,家长这时要多多表扬他。
3不会爬就学走会影响孩子心智
年轻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这样子是代表宝宝长得快,长得好。实际上,不会爬就会走的孩子长大后会比较容易出现心智问题。
宝宝运动能力发展顺序:
先会爬再学走
人的脑神经系统是人所有活动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拥有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目标是传递信号和发布命令。
但刚出生的宝宝脑指挥中心是不会指挥的,经过1年的工夫(即在婴儿时期),宝宝通过眼看、耳听、皮肤触、舌头味觉、鼻嗅等过程(医学上称感觉统合过程),脑中的各种信号路径就建立和发达起来,这其中伴随着宝宝的运动能力的顺序发展,从3个月把头抬起来,5个月时会爬了,6~7个月孩子会坐了,9个月孩子站起来,1岁会迈步行走,宝宝的运动发展直接影响感觉统合过程。
缺乏爬行经历易患感觉统合失调症
宝宝如果爬行少或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经历爬行,将引起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动作不成熟,表现为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觉地对抗,就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症,如视觉和听觉不协调、视觉和动作不协调、听觉和动作不协调等。
光脚走路对宝宝更有益
在幼儿期家长可能还看不出危害,但当孩子上学后,危害就逐渐表现出来了。缺乏爬行经历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固执、容易有侵略性,有挫折感、难适应学习环境、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长时间坐着,身体动来动去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和社会交往能力。那时家长就会着急了,感到孩子脑子挺聪明,可是怎么学习能力这样差,老在学校闯祸呢。
可见,智力和心智不是一回事,感觉统合失调症就是心智方面异常了。当然,并不是所有不会爬就会走的孩子都将影响心智,只不过出现不同程度心智异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对于错过爬行期的孩子,家长不必紧张,也不能消极等待,应该积极尽早补上爬行环节(即进行运动性心智训练)。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发生,这才是明智之举。
4宝宝爬行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父母已经认识到“爬”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为“爬”很好的扩大了孩子的视野范围和活动范围,极大的拓展了孩子采集信息的范围和渠道,对思维逻辑的创建是有巨大帮助的;“爬”又很好的促进了孩子四肢协调动作的发展。
对孩子进行积极而主动的逻辑思维肢体外在表现协调性的练习,对未来构成孩子完整的“复合性逻辑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爬”对孩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实现孩子“爬”这个培育目的时最好使孩子处于自觉、主动实现协调训练的角色中。因为单一的通过器械或者口令让孩子被动的完成“爬”的训练过程(我们称这种被动训练为小协调训练),会大大消减孩子“学习”的兴趣度。
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协调的训练,那就是把被动变为主动,让孩子通过爬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完成一个整体逻辑思维的编织建构过程,也就是从孩子个体自身出发,主动地通过爬来完成一个或者一组信息采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和心理健康。
另外,忽略爬行与孩子未来成为“自闭症”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持保留态度;因儿时忽略爬行是否会导致长大后丧失平衡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同样持保留态度,因为一个逻辑思维的行为结果不可能由单一逻辑思维的原因造成。
5宝宝爬行注意事项
俗话说“3翻6坐8会爬”,也就是说通常宝宝到了8个月就开始会爬了。不过这也因人而异,宝宝会爬之后,他们的活动空间明显变大,所以这时候父母更应该注意宝宝的安全问题,因为宝宝随时可能爬到危险的地方接触到危险的物品!下面这10大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父母们提个醒!
一、洗澡
1、澡盆里的水只要盖过宝宝的腿就可以了(大约5~8厘米)。
2、用温水,不要用热水(用你的手腕、肘关节或温度计来测试水温,确保水温在大约35~37℃)。
3、千万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澡盆中无人照管,即使只有几秒钟。
4、在澡盆底以及澡盆旁边的地面上铺上防滑垫。
更保险的措施:
1、给淋浴喷头上套上软套。
2、给浴缸龙头套上软套。
3、准备一个洗澡用的坐圈让宝宝坐在里面。(但是不能因为用了这个,就不看着他了!)
二、预防烫伤
1、抱着宝宝的时候,不要同时拿热的食物或饮品。
2、不要把热的食物和饮品放在桌子或台面的边缘处。
3、灶台边做饭时不要抱着宝宝。
4、把锅把手转到灶台里面。
更保险的措施:
使用塑料炉灶防护栏,使宝宝接触不到火眼;给点火旋钮套上保护罩。
三、汽车
1、在宝宝长到至少1岁、体重9千克以前,给宝宝使用面向后的婴儿汽车安全座椅。
2、正确安装婴儿汽车安全座椅,面向后安装在后座中间。
四、尿布台
1、使用安全防护带,不要把宝宝独自留下无人看管。
2、把换洗用品放在你拿得到而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五、儿童床
1、不要让宝宝在柔软、蓬松的寝具,比如枕头、鸭绒被、皮毛垫等上睡觉。
2、宝宝能用手和膝盖撑起身体时,拿走音乐床铃和悬挂玩具。
3、宝宝能拉着东西站起来时,拿走床四周的防护围栏垫,把床垫降到最低的位置。
4、宝宝睡觉时,不要把玩具留在小床里。
5、你不在房间里时,记得把床的活动围栏立起来并锁好。
六、门
1、使用门挡和安全门卡保护宝宝的手指。
2、电源插座、电线和电器设备
3、用安全插座或插座保护盖盖住电源插口,也可以用家具挡上。
4、将电线隐藏在家具后面或使用线盒。
5、吹风机、烤箱或其他电器不用时,要拔下电源插头,并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七、预防跌落
1、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床、沙发、婴儿摇椅、餐椅、尿布台,或其他任何他可能从上面摔下来的地方。
2、在窗户、露台和门廊上安装护栏、挡板和安全防护网。
3、如果使用百叶窗,选择带卡扣的拉绳。
4、复式结构的房子要在楼梯上下两头安装防护门。
5、如果栏杆的宽度超过10厘米,要用塑料的园艺围栏、有机玻璃(塑料),或其他东西堵上。
6、在商场时,使用购物车上的安全带(或者你自己带一根)。
八、防火
1、如果可能,在家里准备一个灭火器。
2、设立宝宝禁区
3、刀具、易碎物品、重器皿以及其他危险物品,都要锁起来,或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4、使用安全门、门锁以及把手套,防止宝宝进入不安全的区域。
5、锁上宝宝能接触到的,放有不安全物品的柜子和抽屉。
6、把垃圾筒放在宝宝打不开的橱柜里,或使用带有儿童安全盖的垃圾筒。
7、将暖气片或散热器罩起来或挡住。
8、用安全锁扣将冰箱门锁住。
9、不要使用桌布或餐垫——以防宝宝会拉拽,使上面的东西掉下去。
10、在一个不上锁的橱柜里面放上重量轻、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东西,用来把宝宝的注意力从危险的地方吸引开。
九、家具
1、家具的侧边和拐角处都要加装防护条。
2、摇晃不稳的家具(书柜、抽屉柜等)要靠墙放。
3、电视等沉重的东西要摆放在低矮结实的家具上,并且尽量往里放。
4、高的、不稳定的地灯要放到家具后面。
十、预防中毒
1、检查家里各处,把清洁剂、药物、维生素、洗漱用品、樟脑丸及其他可能有毒害的东西收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或锁起来。
2、要注意,你的皮包或来访客人的皮包里可能带有药物、化妆品或其他可能有害的物品,所以要把包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3、处理掉家里养的有毒植物,如喜林芋(俗称绿宝石或绿萝),或将它们移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4、全国通用的紧急救护电话是120,你也可以另外记一个当地医院的急诊电话号码放在电话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