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是由细菌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本病多累及一侧肾脏,也可累及两侧肾脏。大多数病例是由大肠埃希杆菌上行感染引起,少数病例由其他细菌引起。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急性肾盂肾炎大部分可以治愈。那么为什么有急性肾盂肾炎呢?下面就告诉大家吧。

目录 1.什么是急性肾盂肾炎 2.为什么有急性肾盂肾炎 3.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4.急性肾盂肾炎的实验室检查 5.急性肾盂肾炎的注意事项

1什么是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是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数为一侧,偶尔双侧肾脏受累。病程不超过6个月。感染途径有两种:①上行性感染,细菌由输尿管进入肾盂,再侵入肾实质。70%的急性肾盂肾炎是源于此途径。②血行性感染,细菌由血流进入肾小管,从肾小管侵入肾盂,约占30%,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的肾盂肾炎很少见。

  急性肾盂肾炎常见的症状有明显的寒战、中度或重度发热,持续腰痛(单侧或双侧)和膀胱炎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还常伴有全身不适、虚脱、恶心、呕吐,甚至腹泻。无尿路梗阻等各种不利因素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如果诊断及时,治疗恰当,则预后良好,可迅速治愈而不遗留任何后遗症。有严重的不利因素和老年患者的预后较差,并可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2为什么有急性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尿路上行感染。当用各种器械检查或者经尿道手术时,细菌可由体外带入,经尿道上行感染。但更常见的是移居于会阴部的肠道细菌经尿道、膀胱、输尿管至肾脏。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诱因。尿路在梗阻以上部位扩张和积液,有利于细菌繁殖,引起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经常是由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约占7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细菌约占20%。常见的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大肠埃希杆菌株表面有P纤毛,其黏附素与尿路上皮细胞特异性P纤毛大肠埃希杆菌受体结合,黏附于尿路上皮引起急性肾盂肾炎。P纤毛的黏附素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其中具有Ⅱ级黏附素的菌株与肾盂肾炎紧密相关。血行性感染仅约30%,多为葡萄球菌感染。

  变形杆菌有很强的合成尿素酶的能力,尿素酶分解尿素,使尿液碱化,导致磷酸盐析出,形成磷酸镁铵和磷酸钙结石。克雷白氏杆菌合成尿素酶的能力较弱,但可合成其他有利于形成结石的物质。葡萄球菌可通过血液途径侵入肾脏引起菌尿症和肾脓肿。厌氧菌引起的肾盂肾炎较罕见。

3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肾盂肾炎常见的症状有明显的寒战、中度或重度发热,持续腰痛(单侧或双侧)和膀胱炎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常伴有全身不适、虚脱、恶心、呕吐,甚至腹泻。

  2、体征:病人一般呈急性重病容,间歇性寒战、发热(38.5~40℃)、心动过速(90~140次/分)。患侧肋脊角叩痛阳性,由于触痛和局部肌肉痉挛,常不能触及肾脏。腹部可有肌紧张,出现反跳痛则提示有腹膜感染,此时肠鸣音减弱。

  3、实验室检查:典型的血象为白细胞明显升高(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尿液混浊可有脓尿、菌尿、中度蛋白尿,常见镜下或肉眼血尿。偶尔可见白细胞管型和闪光细胞,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抗生素药敏试验对选择治疗和控制并发的菌血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急性肾盂肾炎常伴菌血症,因此需进行连续的血培养。无并发症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多无改变。

  4、X线检查:由于肾脏及其周围组织水肿,腹部平片可见肾轮廓模糊不清。因结石和结石梗阻并发的肾盂肾炎,需接受特别的治疗,因此对可疑的钙化灶必须仔细地进行鉴别。在无并发症的肾盂肾炎的急性期,排泄性尿路造影通常无明显的异常表现。病情严重者肾脏可扩大,造影剂显影延迟,肾盏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适当治疗后,尿路造影结果可恢复正常。膀胱造影最好安排在感染控制后数周进行,否则伴发膀胱炎的一过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可能与严重而持久的返流相混淆。

  5、放射性核素显象:67Ga-枸椽酸盐肾脏显象或131I示踪白细胞可确定感染的部位,但不能鉴别急性肾盂肾炎和肾脓肿。

4急性肾盂肾炎的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1)肉眼观察

  肾盂肾炎时尿色可清或混浊,可有腐败气味,极少数患者呈现肉眼血尿。

  (2)镜下检查

  40%~60%患者有镜下血尿,多数患者红细胞2~10个/HPF,少数见镜下多量红细胞,常见白细胞尿(即脓尿)。离心后尿沉渣镜下>5个/HPF,急性期常呈白细胞满视野,若见到白细胞管型则为肾盂肾炎的诊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目前,国内有用血细胞计数盘检查清洁不离心尿,以≥8个/mm3为脓尿。作此项检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留尿前必须清洁外阴,否则可因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女性留取尿液时要注意不要混进白带。

  ②尿液若放置数小时,白细胞破坏使结果不准确。

  ③脓尿可呈间歇性,宜多次重复才能下结论。

  ④抗菌治疗后,虽在治疗后短期内有脓尿,但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⑤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所致的肾盂肾炎。因尿呈碱性,尿中白细胞被破坏,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白细胞酯酶浸试条证实白细胞尿的一种敏感而快速的筛选试验,其敏感为87%,特异性高达94.3%,近年有检查尿中乳酰肝褐质(lactoferrin,LF)这种白细胞内乳铁蛋白代谢产物作为白细胞尿的标志物,用ELISA法测定10min可出结果。此法诊断白细胞尿的敏感性95.0%,特异性为92.9%,快速、简便可作为筛选诊断方法。

  (3)尿蛋白含量

  肾盂肾炎时尿蛋白定性检查为微量~+,定量检查1.0g/24h左右,一般不超过2.0g/24h。

  尿细菌定量培养

  尿细菌定量培养是确定有无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只要条件许可,均应采用中段尿做细菌定量培养。为保证培养结果的正确性,采取标本时应注意:①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5天之后留取标本;②为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有足够的繁殖时间,宜取清晨第1次尿留作标本;③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并在1h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尿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如下:

  (1)简易式稀释倾碟法

  以往尿细菌定量培养都采用标准或稀释倾碟法。近年中山医科大学采用简易式稀释倾碟法进行细菌定量培养,用稀释100倍之尿液0.1ml作倾碟法,培养24h后作菌落计数,>100个者即为≥10万/ml。经对比研究,此法的结果与标准相比,符合率达100%,故认为可以替代标准式倾碟法。

  (2)玻片培养法

  用两块普通载玻片,一块的一端涂上一层普通琼脂培养基,加一块涂上能抑制革兰阳性球菌生长的伊红-美蓝培养基(EMB),接种时将涂有培养基的玻片端浸入新鲜清洁中段尿标本中,然后取出,滴干多余尿液后,培养24h,计算菌落数。如玻片上1cm2范围内的菌落数>200个,则表示含菌量>10万/ml,30~200个为可疑,30个以下为阴性。由于本法使用两种培养基,故有助于区别球菌感染还是杆菌感染。如果两种培养基上生长细菌情况相同,则为杆菌感染;如果只有琼脂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则为球菌感染;如果两种培养基上菌溶数目相差大,而琼脂的菌落明显增多,菌落大小形态不一,则多为污染。此法简便、省时省物,可作为筛选试验。

  (3)定量环划线

  方法简便,但因定量环冷却与加热,易致变形,使吸取的尿液有50%的差异,因此可发生2%~10%的假阳性。

  真性细菌尿的诊断标准以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万/ml为有意义菌尿,并可确诊为尿路感染,而菌落计数在1万~10万/ml为可疑;<10万/ml为污染。应用该标准,对于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一次尿培养结果的符合率80%~85%,重复二次培养,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5%,其特异性达99%。1982年Statmm等提出,对于有尿路刺激症状的女性,中段尿培养的菌落数≥100/ml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成年男性尿污染的可能性很小,Lipsky于1989年提出对这种患者菌落计数≥1000/ml也有诊断意义。Warren(1987)认为导尿培养菌落数>100/ml尤为有意义细菌尿。为慎重起见,对于难以确定是否有意义细菌尿时,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培养,培养到细菌,即为有意义细菌尿。

5急性肾盂肾炎的注意事项

  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的因素

  提要:急性肾盂肾炎多发于女性的一种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一般是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够彻底,或者是反复感染,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所致。(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治疗,肾盂肾炎反复) 急性肾盂肾炎多发于女性的一种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一般是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够彻底,或者是反复感染,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所致。

  为防止急性肾盂肾炎转为慢性,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一、急性期不要因症状消失而中断治疗,坚持治疗经过复查,直至痊愈。

  二、讲究卫生,定期清洗外阴部及肛门,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多饮水,常排尿,不憋尿。

  三、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抵抗力,以防反复感染。

  四、有妇科慢性炎症疾患如盆腔炎等,亦应彻底治疗,以防蔓延感染至肾盂。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直至痊愈,防止反复感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