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症状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属甲类传染病。过去将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称为霍乱,由爱尔托生物型(ei tor biotype)所致者称副霍乱。鉴于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和血清学方面几乎一样,两种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因此,分别命名为霍乱和副霍乱并无必要,而统称为霍乱。

目录 1.霍乱的症状 2.霍乱与副霍乱相关知识 3.如何治疗霍乱 4.霍乱引起绿色尿的原因有哪些 5.霍乱弧菌

1霍乱的症状

  症状出现于细菌感染后1~3天,可从轻度没有并发症的腹泻到严重的潜在致命的表现,部分受染的人完全没有症状。

  本病常骤然开始,发生无痛.水样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可引起每小时1升以上的液体丢失。由于严重的水和盐的丢失导致严重的失水,患者表现干渴、肌肉痉挛、软弱和尿量极少。组织中的液体的严重丢失引起双眼下陷,手指的皮肤严重的起皱纹。如果未给予处理,由于严重的血容量失去平衡和增高的盐浓度能导致肾衰竭、休克和昏迷。

  症状通常在3~6天内消失,多数病人在2周内清除细菌,但少数患者可成为慢.带菌者。

  霍乱的诊断可由直肠拭子或新鲜大便检查发现细菌而确定。因为霍乱弧菌在常规大便培养时不生长,医生必须要求做霍乱弧菌的特别培养。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三)人群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肠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异.凝集抗体、杀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等的杀菌作用。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1991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灭,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1.地区分布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我国是外源.,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节分布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

2霍乱与副霍乱相关知识

  霍乱与副霍乱

  霍乱与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的两个不同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吐泻,严重失水,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特征。主要并发症有酸中毒、低血钾、心肾功能衰竭。多流行于夏秋季节,死亡串高。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水、饮食、生活接触及苍蝇,人群昔遍易感。本病属中医“霜乱”范畴。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i-3日。

  2.病程可分为3期。

  (1)吐泻期:约持续10余小时至2日。先泻后吐,剧烈无痛性腹泻,连续喷射性呕吐。

  (2)脱水期:口渴,烦躁不安,眼眶凹陷,皮肤弹性消失,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病情逐渐恢复,可出现发热。

  [诊断]

  1.流行期间及流行区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剧烈吐泻、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

  2,实验检查

  (1)粪便培养阳性。

  (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本病应注意与食物中毒、急性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首选四环素0.5g,每6小时1次。肾功能衰竭者先用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般用等渗液体,及时补钾。

  (3)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加入液体中静滴。

  (4)对症处理

  ①休克者应用升压药,心衰者应用西地兰。

  ②病情危重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透析。

  2.中医药治疗

  (1)寒霍乱:轻者吐泻清稀,胸闷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重者吐泻不止,面色苍白,g9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脉挛急,舌校、苔白,脉沉细。

  治法;轻者敬寒焊湿,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10克、佩兰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重者: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熟附子10克、党参15克、炮姜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2)热霍乱:吐泻势如喷注,泻下如米泔汁,臭秽难闻,烦热口渴。脘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方药:蚕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朴lo克、木瓜10克、吴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通草10克。

  (3)干霍乱:腹中绞痛,烦躁闷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面青肢冷,脉沉。

  治法:辟秽泄浊,利气宜寒。

  方药:川朴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冲服)、大黄10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

  半夏10克。

  [预防与调养]

  1.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3.防蝇、灭蝇。

  4.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

3如何治疗霍乱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与护理(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2)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3)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5)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输液治疗原则:早期、迅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3.对症治疗与护理(1)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2)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

  (4)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阿拉明或多巴胺药物。

  (5)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做透析疗法。

4霍乱引起绿色尿的原因有哪些

  绿色尿患者多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当尿液呈暗绿色时有可能是因为霍乱引起的。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绿色尿等症状。

  霍乱引起绿色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霍乱弧菌是病原菌,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存在霍乱肠毒素受体,发病是大量水和电解质自表面神经节苷脂不可逆地结合在一起。

  2、霍乱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

  3、霍乱的两个生物型均可经水、食物、苍蝇以及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

  4、易感人群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对霍乱普遍易感。

  5、当出现此病时,患者大量服食消炎或其他治疗药物。

  温馨提示:对于霍乱引起的绿色尿患者,应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提高人群免疫力,注射疫苗。

5霍乱弧菌

  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在液体培养基内常呈单个、成对成链状,有的相连呈S形,甚至螺旋状[1] 。营养要求不高,在霍乱弧菌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霍乱弧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靛基质反应阳性,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应,故不能凭此鉴定霍乱弧菌。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前者Vp阳性而后者为阴性。前者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古典型霍乱弧菌则不溶解羊红细胞。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抗原性

  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