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因致贫血 8种美食补血养颜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粘膜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女性患者则容易出现心烦气躁、毛发枯干、皮肤干燥、色斑、皱纹增多等。那么,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吃些什么进行调理呢?来看下小编的介绍吧。

目录 1.贫血对眼睛有影响吗 2.五原因致贫血8种美食补血养颜 3.女性贫血如何调理 4.老年人贫血有几种症状表现 5.哪些贫血可用输血治疗

1贫血对眼睛有影响吗

  1.长期贫血,会引起视网膜供血不足,严重时会造成视网膜脱落,引起失明。建议应该注意补充营养,适当加强锻炼,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血液等,可以适当的补充铁元素,可以服用补血口服液等。

  2.贫血严重的情况下影响视力。需要眼科检查。缺铁性贫血引起的症状可以服用葡萄糖酸亚铁或者硫酸亚铁治疗,另外服用复方阿胶浆或者驴胶补血颗粒有帮助,改善饮食很重要,注意休息。

  3.通常贫血的患者指甲颜色都是色泽特别暗淡的,而正常的颜色则是粉色的,还有看嘴唇,一般贫血的患者嘴唇看起来一点都不红润,还有面色,一般中度重度贫血,面色看起来都是比较苍白,或者说是呈萎黄的状态。

  4.贫血会引起视力下降的,一般中度重度的贫血常见的症状就是浑身没有力气,通常在不活动的时候身上也是没劲,精神萎靡,而活动以后症状就会更加明显,可能会导致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而且常见的贫血症状还有头晕,耳鸣,还有可能会头疼,有些患者会出现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临床表现。

2五原因致贫血8种美食补血养颜

  贫血原因有5个:

  1、缺铁、饮食不当

  针对较为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张帝开表示,首先贫血与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气候变化譬如现在的梅雨天气及生理状况等因素,部分人会食欲不佳,或较为偏重于某些合自己胃口的食物。虽然说目前国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但仍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如多酚等会强烈抑制铁的生物吸收和利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因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而导致缺铁。

  2、经期慢性失血

  他着重指出,最新研究表示,月经过多是导致贫血缺铁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正常月经24-35天为一轮回,经期持续2-7 天,平均经血量20-60毫升。在医学上来说,当每次经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时间超过7天,就算是月经过多了。当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疮等问题也会导致血液中的铁不断流失而引发贫血。

  3、怀孕时供铁不足

  “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而孕妇因恶心、呕吐或偏食、厌食等,常食用含铁低或不含铁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铁吸收。长时间的铁摄入不足,使孕妇体内的游离铁和铁储备有所减少。女人10月怀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否则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宝宝。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操作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 (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再生障碍性健身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氯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抑制骨髓的药物。

  5、出血性贫血

  包括急性出血性贫血和慢性出血性贫血两种。急性出血性贫血,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内脏器官(如肝、脾、腔动脉及腔静脉等)及躯体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使机血容量突然降低。慢性出血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胃肠炎症,肺、肾、膀胱、子宫出血性疾病,造成长期反复出血所致。另外,钩虫感染也可造成慢性出血性贫血。

  女人补气血要吃什么:

  1、黑豆

  黑豆具有高蛋白质、低热量的特性。黑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6%—40%,相当于肉类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设用黑豆煮乌骨鸡。

  2、发菜

  发菜的颜色很黑,所以含量铁质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

  3、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很高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为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不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可以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4、面筋

  这是种民间食品,一般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而补血必须先补铁。

  5、菠菜

  这是最觉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补血食物,菠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6、金针菜

  金针菜含铁量最高,比菠菜高20倍,同时金针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碱等营养素。

  7、龙眼肉

  即桂圆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8、莴苣

  莴苣中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锌、铁,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的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更有益,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及预防心律失常的作用。

3女性贫血如何调理

  1、多吃蔬果

  贫血的人平时一定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一些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包括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下多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对铁剂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c在绿叶蔬菜和新鲜的水果中含量比较多,所以可以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少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的鞣酸会阻碍女性身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在烹饪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使用铁锅进行烹饪,因为铁锅中掉落的铁元素会对女性补铁具有不错的效果。

  2、补血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到补气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与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血的运行也需要气的推动,因而,补血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到补气,贫血患者在补血的同时需要积极地保持身心的愉悦,心情的愉悦可以促进血的生成,使得气血畅通,身体也就会出现比较好的补血效果。

  3、尽量不要喝茶

  贫血者需要在生活中多多加以注意,尽量不要喝茶,因为多喝茶只会加重贫血的症状,因为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吃饭之后比较容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这样就会使得人体无法将体内的铁吸收和利用,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另外,牛奶中以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也会阻碍铁的吸收,所以如果要喝牛奶,一定不要与含铁的食物一起进食,避免造成铁质的浪费和不吸收,使得贫血的症状更加严重。

  4、心理上要做到很好地调适

  女性的心情好坏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研究发现女性心情不好会使得气滞血瘀,月经量也可能会增多,如果想要做一个气血美的女性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避免郁闷生气,郁郁寡欢,如果有必要的话女性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如果实在有必要可以进行采取必要的宣泄方法使得心情获得好转。

  5、保持适度的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也说明了造血功能要保持正常必要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贫血的女性虽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但是必要的运动还是需要的,必要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保持肌肤的柔嫩,贫血的女性可以适度的做一下慢跑、跳舞等活动。

  6、多吃含铁和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

  铁是人体造血的必须原料,而维生素c则有助于人体内的铁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如果女性是缺铁性贫血的话多吃一些含铁比较多的食物和含有维生素比较多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是补血的关键所在。

4老年人贫血有几种症状表现

  缺铁性贫血

  可占20%~50%。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以消化道失血最为多见,老年人易患痔疮、肛裂、胃肠道癌肿、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及食管裂孔疝等。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或者患有食管疾病、中风,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少,造成铁摄入不足。又常因患慢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有头昏、耳鸣、乏力、忧郁、激动、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的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还有舌黏膜萎缩、口角炎、指甲扁平等表现。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贫血耐受性差,即使轻、中度贫血,症状也很明显。

  早期的胃肠道肿瘤伴出血常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盲肠癌肿在症状出现前常已有较长时间的隐匿性失血。如果忽略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

  巨幼细胞性贫血

  它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人体所需要的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来自食物,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动物肝、鱼、蛋、肾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和蘑菇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有些老年人偏食,长期吃素,或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盲目控制饮食,或患空肠、回肠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会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食物烹调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会破坏叶酸。胃大部切除后,内因子缺乏会影响B12吸收。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氟脲嘧啶、对氨柳酸钠等可影响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老年人病情多数症状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比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舌炎也较常见,舌质红且光滑,易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维生素B12缺乏时,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走路困难。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有的老年人还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

  系统疾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称慢性病贫血。肺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外伤、烧伤和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等是常见的原发疾病。

  系统疾病性贫血也称继发性贫血。最常见的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常有贫血,并随肾脏病变发展而加重。当血清肌酐超过309。4微摩尔/升(3。5毫克/分升)时,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贫血,称为肾性贫血。

5哪些贫血可用输血治疗

  1、急性发作的溶血性贫血:

  急性发作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很快降至很低水平,缺氧症状很明显,急切需要输血,以减轻缺氧状态。突然发生再生障碍危象或溶血危象时也需要输血。

  2、骨髓增生低下的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纤维化症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等如果血红蛋白在60——70g/L以下,且伴有缺氧症状,应依靠输血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来维持生命。

  3、难治性贫血等病人: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难治性贫血患者治疗无效、贫血较严重时,最好输血。

  4、贫血较重:

  重型β海洋性贫血、贫血较重的中间型β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等患者贫血常很严重,需长期输血维持生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相关搜索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