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是享受的阶段,可是很多老年人却要面对一些疾病的困扰。老年人为什么会患上这些疾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吧。
目录 1.老年人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2. 老年突发病需牢记的“四不得” 3.老人早餐吃什么好 4.老年人喝茶要注意三点 5.会危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11件事
1老年人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一、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咳嗽、并呼吸困难,甚至肺心病会危及生命。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
二、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防治措施: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热能和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应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控制好血压、减轻体重、增强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应慎食或节食油腻、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摄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
四、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绪抑郁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防治措施: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现健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就诊;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者应早发现、早治疗,多吃鱼类、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勤动脑和手并参加些体育锻炼。
2 老年突发病需牢记的“四不得”
哮喘病——背不得
李大伯长年患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一次,因天气骤冷,李大伯突发哮喘病,呼吸困难,其子见状赶忙将他背到医院抢救,然而,被背到医院时老人已停止了心跳。据医生分析,是“背送”这一不当的急救转移行为加速了李大伯的死亡。
专家告诉我们,哮喘病发作时,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胸腹部的呼吸肌会最大限度地工作,以缓解体内重要器官的缺氧。如果此时采用“背送”的方法,正好压迫了患者的胸腹部,限制了患者呼吸肌的运动,因而可导致患者体内的进一步缺氧,甚至会造成其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正确应对老年人突发哮喘的方法是: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姿势,将其领扣、裤带全部松开,并清除其口中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身边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用担架或靠背椅将其送往医院。
脑溢血——颠不得
住在农村的刘大妈一直患有高血压,平时偶尔会感到头晕。一天,刘大妈突然感到头晕得厉害,并开始剧烈地呕吐,随后出现了半侧肢体瘫痪,倒地不起。家人赶忙用拖拉机将刘大妈送往医院。但因山路崎岖,病人被颠簸半个小时后才被送到了医院,而此时的刘大妈已停止了呼吸。经医生诊断,刘大妈的猝死是由于她突发脑溢血,加上送往医院的途中长时间的颠簸造成的。
专家告诉我们,老年人突发脑溢血后应尽量使其保持平卧的姿势,避免震动,并应采取就近治疗的原则,不宜长途搬运患者。如果必须搬运患者,也应尽量保持其头部的稳定,减少其震动。在搬动的过程中还应将患者的头歪向一边,使其口腔内的呕吐物易于流出,以防止因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患者窒息。如条件允许在患者刚发病时就应将冰袋敷在患者的头部,以减轻其脑部的水肿。
中风——慢不得
张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一天早晨起床时,就感到手脚麻木,并伴有口眼歪斜,视力模糊和说话不清楚等症状。但其家人对他并没有十分在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张大爷突然摔倒并失去了记忆,家人这才慌了手脚,将张大爷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张大爷患的是缺血性脑中风。由于发病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张大爷只能接受身体偏瘫的后果了。
专家提醒我们,中风患者一定要在发病后的6个小时之内得到治疗,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再去疏通患者堵塞的脑血管,就会错失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关键是必须及时,不能错失良机。
心脏病——动不得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告诉他们自己是心脏病患者,万一哪天发病,请同学们千万不要搬动他,并帮助他从上衣口袋中取出药片让他吞下,然后拨打“120”求救。他说他的几位病友就是在发病时因搬动不当而致死的。后来尽管这位教授几次发病,都因学生们的正确配合而转危为安。
专家告诉我们,当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不要随意搬动他们,要尽量使其平卧休息,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协助其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骤停,还要立即对其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加心外按摩)抢救,并及时拨打“120”,请求急救。
3老人早餐吃什么好
1、燕麦粥
燕麦片、火腿丝、胡萝卜末、香菜同煮粥。
2、鲜肉小笼包
面粉、肉末、冬笋、香菇做成的小笼包。
3、菜肉馄饨
面粉、肉末、腌小白菜、香菇、姜做成馄饨。
4、肉末菜粥
粳米、糯米、肉末、菠菜、胡萝卜一起做粥。
5、豆浆
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
研究发现,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并且含有大量的钙,每100克豆渣中大约含有100毫克的钙。豆渣中的脂肪含量很低,经常食用可以防止肥胖。
另外,豆渣中还含有较多的抗癌物质“异黄酮”,经常吃点豆渣,还可以降低一些癌病的发生率。
6、牛奶
牛奶含有钙、维生素、乳铁蛋白和共轭亚油酸等多种抗癌因子,有抗癌、防癌的作用。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萎缩病的发生;牛奶中的纯蛋白含量高,常喝牛奶可美容;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泽。
此外,牛奶中所含的大量B2,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牛奶中的乳清对黑色素有消除作用,可防治多种色素沉着引起的斑痕。
4老年人喝茶要注意三点
喝茶一步曲:宜早
喝茶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不高,茶的兴奋作用也会维持得更长久。老年人哪怕是午后喝茶,也可能引起夜晚失眠,使原本足够的休息时间变得更短,第二天必定精神萎靡。如果此后再通过喝茶提神,就将陷入恶性循环。
罗医生建议,老年人喝茶最好不要在饭前、午后和睡前,早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最宜,这样能助消化、解油腻、清肠胃。过了午后喝茶则可能会对晚上的睡眠质量有影响。
喝茶二步曲:宜少
一般来讲,茶叶的兴奋作用发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后,会带动肌肉和血管相应地紧张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血管硬化和血压高等疾病,因此喝茶过多就加大了中风等危急症状的出现几率;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胃消化能力本身已经降低,而
喝茶时所摄入的大量鞣酸会使食物蛋白形成不能消化的沉淀,并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加重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
因此,罗医生建议,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自己喝茶的数量,有溃疡病和胃肠功能紊乱者,不宜饮茶,尤其是性凉的绿茶;在饮茶种类上,应以红茶为主,乌龙茶可以利尿,也很适合老人;不同的人群里,高血压患者以及体质较好、肥胖的老年人宜饮绿茶,而体质较弱、胃寒的老年人宜饮红茶,其中,温和的普洱茶是不错的选择。
喝茶三步曲:宜淡
过浓的茶会产生过强的刺激,使心血管和感受器逐渐产生依赖性。从而丧失正常功能;且当大量饮用浓茶后就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有的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使人体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浓茶中的咖啡因,能致使人体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浓茶液大量进入血管,能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加重心力衰竭程度;此外,老人的心脏承受能力不比当年,长期喝浓茶会使心脏增加额外负担,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和加重多种心脏疾患。
5会危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11件事
维生素B12缺乏。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易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典型症状是昏昏欲睡、浑身乏力。建议老人接受维生素B12血检。如果偏低,应根据医嘱改善饮食、口服补剂。
甲状腺疾病。老年甲亢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畏寒、乏力、心悸。老年甲减易导致便秘和疲劳、嗜睡和记忆力减退。老年甲状腺疾病容易误诊为肠道或神经系统疾病。建议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如果直系亲属中有甲状腺疾病患者,更应注意检查。
性激素下降。老年男性体内性激素睾酮水平更低,容易导致性趣大减、抑郁和勃起功能障碍。建议接受睾酮血检,必要时应采用替代疗法。
关节疼。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会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危险增加3倍。抑郁又会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建议老人练习瑜伽、经常冥想打坐或听音乐。每天听1个小时的古典音乐可缓解关节炎疼痛。
空巢。“空巢”易引发老人诸多心理问题。老人应加强与配偶、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间的交流,多发展新的兴趣爱好,积极走出家门,最忌宅在家里。
退休。过早退休会导致老人抑郁沮丧。经济收入不稳定及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都是退休令人焦虑的原因。退而不休是老人保持快乐的秘诀之一。退休后可以学习外语等新技能,经常旅游,参观博物馆或看电影等。
酗酒。退休或丧偶等压力性变故之后,一些老人出现酒精依赖。酗酒会增加老人患慢性病的风险,建议通过药物治疗。
失眠。随着年龄的增大,失眠等睡眠紊乱问题更加常见。长期失眠会加速老人大脑衰退。建议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还应经常运动,避免咖啡因、酒精或尼古丁干扰睡眠。
认知障碍症。认知障碍症的显着症状是健忘或记忆力减退。建议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去医院确诊,一旦确诊及早治疗。
悲伤。配偶或亲人离世可能会导致老人极度悲伤,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症状包括:记忆力差、易犯迷糊和不合群等。老人悲伤抑郁会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建议适度发泄悲伤情绪,向朋友倾诉,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多种疾病危险。另外,某些降压药也会增加抑郁或其他情绪变化。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服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