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

  很多人误以为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于是长期服用维生素类药物。殊不知物极必反,在人体不缺乏维生素的情况下,服用大剂量维生素,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那么,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各类维生素的发源 2.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 3.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4.维生素的特点 5.服用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1各类维生素的发源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PP,水溶性。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发现。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均属于吡啶衍生物。多存在于菸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维生素B4,现阶段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和Gyorgy Goldblatt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 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

  维生素B9 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 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维生素K,萘醌类,脂溶性。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2维生素补充过量有什么危害

  维生素C过量有害健康

  维生素C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维生素,被认为毒性最小。有人在感冒时服用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但如果超过1克/次,大剂量的维生素C在增强机体免疫机制的同时,也为病毒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可谓得不偿失。每日口服维生素C4克到12克,可使尿酸盐在尿道中沉淀形成结石。

  每日口服维生素C超过1克可使皮肤发红、增加肠蠕动引起腹部绞痛、腹泻。每日用量超过0.6克会出现尿频。儿童如果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影响骨骼的发育。另外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可降低一些妇女的生育能力,并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先天性坏血病。

  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的人一旦停止服用,机体仍保持对维生素C的高分解率和高排泄率,以致在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足够的情况下会出现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

  维生素A过量严重中毒

  维生素A对骨骼生长、性腺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摄入,也会导致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慢性中毒则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疲劳、肢体无力、易激动、腹痛、妇女月经过少。

  常服维生素E视力模糊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被认为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效,并被广泛应用。但如果长期服用每日量达到400毫克至800毫克,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流感样症候群、头痛、头晕、恶心、胃痉挛。长期服用每日量超过800毫克,将改变内分泌代谢、免疫反应,降低性功能,并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或栓塞的可能性。

  过量维生素D生长停滞

  维生素D是机体内“钙”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对防治儿童佝偻病十分有效。但短期内超量或大量服用同样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中毒剂量有显著个体差异。有的儿童长期服用维生素D1800单位后就出现生长停滞。

  维生素B6超量药物依赖

  维生素B类是十分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有报道每天服用维生素B6200毫克即产生药物依赖,每天服用2至6克几个月可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不灵活。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维生素中毒通常只发生在长期超量服用的条件下。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导致中毒的药量要明显大于通常的治疗剂量。如果病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则完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不必过于紧张。

  如果是单纯为了保健而用药,或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擅自长期服用维生素,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肾功能减退患者、特异体质者,就有可能在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剂量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出现毒性反应。

3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4维生素的特点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其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B6.K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烟酸(一种B族维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维生素C除灵长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现阶段发现的有几十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可以认为,最好的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5服用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维生素A

  服用维生素A时需忌酒。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维生素AD

  服用维生素AD时忌粥。粥又称米汤,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A和维生素D流失。

  维生素B1

  蛤蜊和鱼类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类物质,因此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维生素B2

  高纤维类食物可增加肠蠕动,并加快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从而降低维生素B2的吸收率;高脂肪膳食会提高维生素B2的需要量,从而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服用维生素B2时应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高纤维类食物。

  维生素B6

  食物中的硼元素与人体内的消化液相遇后,若再与维生素B6结合,就会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维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服用维生素B6时应忌食含硼食物。一般含硼丰富的食物有黄瓜、胡萝卜、茄子等。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