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成年较多,老年与儿童较少,婴幼儿更少。女性稍多于男性。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溴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脑膜瘤有哪些表现?脑膜瘤CT检查怎么样?一起来看下。

目录 1.脑膜瘤有哪些表现 2.什么是脑膜瘤 3.脑膜瘤CT检查 4.得了脑膜瘤怎么办 5.脑膜瘤可以避免吗

1脑膜瘤有哪些表现

  脑膜瘤生长缓慢,临床过程多比较长,病史一般为1~3年,也有更长者。疾病早期,病人常常只有轻微头痛,呈间歇性。但经数月、数年,肿瘤长得较大时,随着颅内压力增高,头痛转为经常性,程度亦有所加重,或伴有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当颅内压力增高到相当严重时,病人视力会明显下降乃致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高度水肿或继发性萎缩。若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时,可较早地出现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如癫痫、对侧肢体肌力减退或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故凡成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或体症,应积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之。

  脑膜瘤多为良性,通常呈实质性,极少数可伴有囊变。肿瘤多为单发,常由颈外与颈内(或椎基)动脉双重供血,血循环相当丰富。肿瘤常侵犯或浸润硬脑膜与颅骨,特别多见于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或蝶骨嵴脑膜瘤,使该处颅骨增生而形成隆起,或造成颅骨破坏而变薄。

  分型:

  1.常见的脑膜瘤病理分型

  ①内皮型;②纤维型;③血管型;④沙砾犁,⑤混合型或者过渡型;⑥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生长快、向周围组织内生长、肿瘤细胞常有核分裂象,常由良性转变而柬、易恶变为肉瘤、可以转移到颅外,血管型脑膜瘤发生恶变的机会大)⑦脑膜肉瘤,与恶性脑膜瘤不同,肿瘤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2.脑膜瘤根据生长部位分型

  颅底脑膜瘤(蝶骨嵴,嗅沟,鞍结节,斜坡等),非颅底脑膜瘤(大脑突面,矢状窦旁,火脑镰旁,脑室内等)。

2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的起源: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少数起源于脉络丛组织。其好发部位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其次为蝶骨嵴、溴沟、鞍结节、小脑桥脑角及小脑幕等部位。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和基因变异,以及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如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为性激素的靶组织。研究发现,泌乳素可以刺激脑膜瘤细胞生长,而多巴胺拮抗药(溴隐亭)可以明显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表明,脑膜瘤患者最常见的是住22对染色体长臂上缺失一个拷贝。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有相关的基因变异。

  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是: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是质地比较坚实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侵犯脑组织,对脑组织构成压迫。无症状的脑膜瘤每年约增长为2.4mm。病理以内皮细胞型最多见,其次为纤维细胞型。恶性或恶性变脑膜瘤约占2%,老年人多见。

3脑膜瘤CT检查

  脑膜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是。它的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是质地比较坚实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侵犯脑组织,对脑组织构成压迫。无症状的脑膜瘤每年约增长为2.4mm。

  脑膜瘤为中年女性多见,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于脑外,与硬脑膜粘连。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少数起源于脉络丛组织。其好发部位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其次为蝶骨嵴、溴沟、鞍结节、小脑桥脑角及小脑幕等部位。肿瘤包膜完整,多由脑膜动脉供血,血运丰富,常有钙化,少数有出血、坏死和囊变。组织学分为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型、血管瘤型等15型。

  CT检查: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4得了脑膜瘤怎么办

  1、手术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外科手术可治愈大多数脑膜瘤。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一般采取伽玛刀治疗。手术能逆转大多数神经系统体征。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伽玛刀、X线刀和粒子刀。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以肿瘤最大直径≤3cm为宜。伽玛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为89%。本法安全、无手术的风险是其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3、栓塞疗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学性栓塞两种,前者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和促使血栓形成,后者则作用于血管壁内皮细胞,诱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减少脑膜瘤血供的目的。两法均作为术前的辅助疗法,且只限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

  4、放射治疗

  可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适用于:①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不呈放射状,而是在瘤内有许多小螺旋状或粗糙的不规则的分支形成;②肿瘤以脑实质动脉供血为主;③肿瘤局部骨质破坏而无骨质增生。术前放射剂量一般40Gy1个疗程,手术在照射对头皮的影响消退后即可施行;④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5脑膜瘤可以避免吗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是基本的预防脑癌的方法。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脑癌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对预防脑癌十分有效;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是常见的预防脑癌的方法。可见压力是重要的脑癌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有利于预防脑癌。

  4、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脑癌。为有效预防脑癌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脑癌远离自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