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全国批次成立的急诊科,于1995年7月成立急救中心由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和急诊儿科组成,使原有的单纯的门诊向门诊-病房发展,以综合性医院为依托,是我市较先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服务窗口、服务部门,医院非常重视我院急救中心的发展,2006年6月搬入综合性住院部大楼一楼,在原有的基础规模上进行扩建,成立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目前设有急诊挂号、收费室,院前急救120,急诊内、外科诊室,急诊输液室,急诊预留室,急诊处置室,急诊观察室,急诊清创室,急诊抢救室,急诊药房,急诊检验室,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急危重症监护室(EICU);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建立和完善了“生命绿色通道系统”。观察室设有正式床位4张,输液室有临时输液座椅30张,抢救室配备有国内先进的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先进仪器的标准抢救床10张,此外还有应急备用床位2张,可随时投入使用。急诊病房床位共45张,其中EICU11张,急诊内科病房(11张),急诊外科病房(23张)。急诊内、外科诊室每年约接待各类急诊病人32000人次左右,抢救8500余例,抢救成功率87%。急诊病房每年收治患者约1120人次,(内科260人次;外科670人次;EICU出院为190人,共收住患者720人次),平均住院日为:EICU5.36天,急诊内科7.25天,急诊外科9.74天。目前已发展成为在我市具有特色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三部分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内科、外科门诊、输液室、抢救室、观察室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进行初步的处置后进行分流,充分“绿色通道”的畅通,建立了创伤急救、中毒急救、心血管“绿色通道”和脑血管“绿色通道”。急诊内科病房主要是针对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救治,以及作为EICU的二级病房,使病人能够在病情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平稳的过度。急诊外科病房是针对急腹症及多发性创伤的救治,侧重研究急腹症和外科创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急诊就诊病人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及手术治疗。EICU作为年轻而有发展的科室的一部分,主要针对主要侧重于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诊、危重监护、创伤急救、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各种休克、急性重度中毒的监护抢救措施。并不断学习和开展新的项目和新的技术方法。作为医院窗口科室,建科20多年来,急诊中心通过对骨干人员进修培训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急诊、急救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医护人员拥有全面的医疗急救知识和过硬的抢救技能,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伍。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反应能力快捷,急救技术娴熟,医护配合默契,一切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发挥急诊,“急、快、准”的特点,同时还开展了院前急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急诊医学的教学与普及等工作。在急危重症抢救,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及急性中毒等方面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整体具有较强的应急与抢救意识和能力。现急救中心有医务人员103余人,其中医生26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3人。全科拥有博士1人,硕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全科共有护士76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19人,其余为中专学历。副主任护理师1人,主管护理师6人,护理师11人,其余为护士。自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疆急危重症学习班,至今已举办学习3期,其中培训全疆各地学员500余人,学员遍布全疆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并且绝大多数学员回到单位成为基层医院的骨干,许多人还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为全疆各级医院的急救、危重症治疗、护理水平提高做出很大贡献。目前承担新疆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护理本科、大专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全疆各地州医院急诊科进修医师、护士、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我科自2004年开展院前急救以来,3分钟内出诊,覆行了医院对社会的承诺,到目前为止,累计出诊救治病人4670人次。科内配有的医护人员,可随车出诊。连续四年被乌鲁木齐市评为120分站,在2006年荣获新疆医科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深受病人、家属、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好评,为医院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急诊中心自建科以来一直注重内涵建设,树,努力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优质服务,在科室内设有爱心园地,提供纯净水、一次性纸杯、候诊椅、闭路电视,轮椅、平车等以便患者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坚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的服务宗旨,医德高尚、服务优良,一视同仁,善待病人。针对“三无”患者全体医护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抢救治疗不耽误、不延误的前提下为患者送水、送饭到床前,为患者洗漱更衣。在建科20余年间荣获多项校级、院级奖励:2004年评为管理项目奖及“文明科室”;2005年评为工会小组;2006年评为党支部;2007年评为精文明神建设先进集体。党员建设,我科为医院第五党总支,总支书记艾孜买提,副书记:郭淑英。急救中心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10人,医师7人,护士3人。支部书记:亚力坤·赛来,组织委员:康菊红;宣传委员:杨建中。今后在医院质量管理年的前提下,我们将更加侧重于急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急救流程的进一步规范,制定危重急救常规或急救指南,加强急诊医学继续教育,进一步扩大招收急诊医学硕士或攻读博士,提高急诊医学人才,创建规范和标准的急诊ICU以及促进危重病抢救的临床实践发展,加强新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让我们的急救医疗技术瞄准国内急救的水平,即当今国内外为推崇的急救医学模式,做到急救一体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技术现代化,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快速、便捷、及时、有效、合理的一条龙急诊医疗服务,达到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具有特色的急救医学模式,实现了急救专业质的飞跃。在医疗改革的进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服务患者,开拓创新”的宗旨,用科学化的管理和全体医护人员的满腔热忱给病人带来满意的服务。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