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核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 > 核医学科简介

核医学科(同位素室)成立于1975年,由3位医改护老同志组成,开展肾图、吸碘、甲状腺扫描等工作,1978年搬入现址。随着上核医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临床学科。特别是体外核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代表性的就是放射免疫分析。它是一项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测量技术,对医学发展有巨大影响。我院自1984年开始放射免疫工作,先后引进γ计数仪、化学发光免疫仪、酶联免疫仪。目前承担着包括甲状腺功能(总T3、T4,游离T3、T4,TSH,TG-Ab,TPO-Ab)、甲状旁腺素(PTH)、垂体激素(PRL、FSH、GH、LH、COR)等多项内分泌激素、叶酸、VB12及肿瘤标志物系列(AFP、CEA、FER、CA125、PSA、CA50、NSE、CA153、CA199、CA242、FPSA)等多种检查项目,给临床诊断及医院带来较大效益。1985年我院引进了东芝-90B单探头ECT机,使我院成为当时北京市较早开展核医学影像检查的单位。20年来先后开展了心、脑、肺、肾、双下肢、甲状腺、骨骼系统等多器官和部位的功能成像。我科曾参与“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目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核医学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展和保留了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优势项目如:甲状腺显像、全身骨显像、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血池、肺灌注显像、双下肢静脉显像、肾动态检查等。体外显像全部使用短半衰期药物(99mTc),使病人受照剂量大大减少,且易于防护。核医学科目前有医师和技术人员共6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各1人,主管检验师1人,另有医师及技术人员3人。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及工作经验。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