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肾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 > 肾内科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来自上海医科大学的全国肾脏病郑伟如和心血管病陈运贞的指导下建立起来。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肾脏病学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重庆市(省级)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本学科于1995年建立内科硕士点,2000年批准为内科学(肾脏病学)博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科主任甘华为中华医学会全国肾脏病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全国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肾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委员,全国诊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医学、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科内专业学术团队中,有医师22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6人;其中博士5名(含归国博士3名)、硕士12名。护士72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占45%以上。另有专职技术员2名。肾脏内科专业现包括住院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病实验室和肾病门诊等部门。病房开放病床95张。90年代初科内常规开展肾穿刺活检术,对于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 主要诊治病种包括: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隐匿性肾炎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及混合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肾损害;药物、感染、以及肿瘤相关性肾损害;各种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各种中毒性疾病。本学科90年代初开展了腹膜透析治疗,拥有西南地区较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于1978年开展了例血液透析治疗,1996年成立了西南地区较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先后从国外引进多种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现血液净化中心配备有Lauer和费森尤斯热消毒水机及瑞典金宝(GAMBRO)、美国百特(BAXTER)、德国贝朗(B/BRAUN)和费森尤斯(FRESENIUS)以及日机装(NIKKISON)等牌的血液透析机112台、连续性血液滤过机9台,医疗规模在重庆市居于前列。中心技术力量雄厚,血液透析中心常年常规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HP)、单膜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技术。目前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近500人,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约占45%以上,≥70岁的患者占25%以上,≥80岁的患者占12%。年开展血液透析达45000人次,透析质量高,部分患者生存已达20年以上。 特色医疗技术:(一)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科室于2000年在重庆市早开展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参与全院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治疗病种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挤压综合征、体外循环术后心衰、顽固性心衰、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目前年开展CRRT治疗达近2600人次,至今应用该技术已成功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约1.3万多例。(二)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长期以来,科室血液净化中心依托医院血管外科作为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的雄厚实力,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常年开展长期深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人工或自体血管移植桥接动静脉内瘘手术,以及各种动静脉内瘘溶栓、取栓、狭窄内瘘扩张,内瘘开口过大缩减等手术,并指导基层医院开展相应工作。目前每年为基层医院开展深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约200余例,开展动静脉内瘘手术约300余例,开展人工血管移植桥接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余例;先后采用多种技术为基层医疗单位解决上述各种复杂的、疑难的血管通路并发症等。学科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硬化、糖脂代谢紊乱肾损害以及肾小球疾病的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尤其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脏器保护机制研究方面,有突出优势。先后承担包括科技支撑“十二五”计划项目(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培养专项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副主编或连续参编三版“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近5年来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论著60余篇、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0余次并多次在大会上交流。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