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风湿免疫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风湿免疫科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是国内创建早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为临床重点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全科有80余人的临床及科研队伍,包括、副18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11人,护士(师)24人,副研究员/助研和实验员13人,在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0人。该科的各位在国内外的任职包括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任主委、常委、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中华风湿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ClinicalRheumatology》和《IntJRheumaticDiseases》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专刊)》主编,《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Rheumatology》、《CurrentOpinionRheumatology》、《AnnRheumDis》、《ClinExpRheumatology》、《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Lupus》及《JRheumatology》等十几种中英文杂志审稿人。获得的学术及荣誉称号包括973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吴杨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教师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才、青年学者等。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国内外首先研究并开展了抗瓜氨酸化人乳头瘤病毒多肽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多肽抗体、抗膜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M3受体蛋白及多肽抗体、抗α-胞衬蛋白及多肽抗体等20多项新的特异性免疫诊断技术。提出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同时,开展了T细胞疫苗治疗红斑狼疮等10余项新的免疫治疗方法。特色诊疗1.狼疮肾炎强化治疗:该院为全国多中心狼疮肾炎强化治疗的牵头单位。该强化治疗在对现有临床治疗方案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谨、随机、对照、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治疗,提出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将这一治疗方案在国内推广提供临床规范化治疗依据。为此,该科安排固定的专科医生对患者规律随访,随时电话联系,以达到规范和个体化治疗的目的。2.干燥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十一五攻关项目: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可以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情轻者可以仅表现为口干眼干,病情较重者可以累及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是决定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的主管判定,缺乏客观大样本的证据支持。干燥综合征十一五课题是我国在干燥综合征分类诊断、治疗方面投入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旨在对干燥综合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制定适合国人的诊断标准,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定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3.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商品名:美罗华)是一种特异性针对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基因工程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于1991年研制成功,与B细胞表面的CD20有高度亲和力,体外研究表明该药主要通过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剔除人体内的CD20+B细胞。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B细胞异常激活,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的破坏。主要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属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近年来,风湿病将RTX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该科的研究证实RTX对于治疗自身免疫相关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起效迅速,而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少,在使血小板升高的同时也可改善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病的其他症状。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和该科的治疗经验,RTX治疗的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主要出现在次静脉滴注期间,特别是开始时2h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与静脉滴注有关的症状,包括发热和寒战,偶尔出现轻度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大多数情况下,减慢静脉滴注速度或暂时停止静脉滴注后可以缓解。静脉滴注前给予抗组胺药和对乙酞氨基酚或激素有效。因此,RTX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值得尝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教学科研该团队在国内外的学术任职包括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APLAR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常委、委员、中青委副主委等学术职务。18人具备职称。12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及副博导资格。17人有在海外留学经历。19人在学术期刊发表英文论著。18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各自主持至少一项以上级科研项目,5人负责级重点及重大项目。风湿免疫科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专业博士、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12人具有博导、副博导、硕导资格。作为牵头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等级重点及重大项目30余项。与美国、英国、瑞典及澳大利亚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疗科技奖、高校科技进步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已在《Immunity》、《AnnRheumDis》、《ArthritisRheum》及《Autoimmunit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包括SCI收录100余篇。主编、主译或参编了《类风湿关节炎》、《凯利风湿病学》、《Sjogren’sSyndrome》等30多部风湿病学专著及全国统编教材。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