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1962年,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独特的风格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在感染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癌、睡眠呼吸障碍、呼吸危重症监护、介入呼吸病学和多种少见疑难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设立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戒烟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专科门诊,每年门诊就诊人次达9万余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睡眠呼吸障碍和间质性肺病等系统教育和管理工作。现有RICU床位17张,普通床位70张,包括睡眠中心10张。现有医师22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3人;21人获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在美国做过博士后工作。另有3位资深顾问,指导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管技师4人,护士96人。业已形成了一支业务扎实、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团结勤奋、严谨创新、求实奉献的团队,逐步创建国内一流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戒烟门诊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每四个吸烟者有一个死于烟草,30%癌症的发生是吸烟引起的。由于社会和媒体的宣传,许多吸烟者都已经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烟草依赖性,很多人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想戒又戒不掉,或者是头脑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害处,而且戒烟后会出现烦躁、情绪不稳、沮丧、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口干、咳嗽、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腹泻或便秘、疲劳、想吸烟的冲动等戒断反应,>90%的人自己戒不了烟。戒烟门诊就是为帮助所有想戒烟的人成功戒烟设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专业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常常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通过系统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可以达到减少急性发作、尽可能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经费开支的目的。该科自2001年开始长期坚持定期(每季度一次)为COPD患者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讲座讨论会。每次活动后整理编写《COPD宣教通讯》供COPD患者学习参考。自2003年设立COPD门诊,每周1-2个单元,由主治医以上呼吸专业医师对患者和危险人群进行检查,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可在此专业门诊接受用药方法及呼吸锻炼的指导;为每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建立档案,安排定期随访。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参加慢性呼吸病宣教中心举办的大型慢阻肺病知识宣教活动。哮喘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是该院“三位一体”哮喘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防控哮喘工作的线,也是专病医生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的启蒙处和起跑点。该院自2003年4月8日正式开设“哮喘专病门诊”。现每周有三个单元固定的门诊时间,均由擅长哮喘病诊疗的副职称医师出诊。在这里,医生严格按照“哮喘防治指南”为患者提供诊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建立病情档案、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等;哮喘患者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得到有关预防哮喘发作的具体指导;患者还将被推荐至“哮喘宣教中心”接受专职哮喘宣教人员的指导,学习正确的用药方法、监测病情控制方法并加入“哮喘患者协会”等。2009年2月该院成为全国首批“哮喘专病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推广项目单位”之一,在中国哮喘联盟的统一领导下更进一步做好哮喘的规范化防控工作,包括医患培训交流、统配宣教资料、患者档案管理等。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睡眠中心建立于1989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睡眠研究的医疗单位之一,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学组组长单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丁东杰、陈尔璋及何权瀛等等学术带头人的刻苦努力,临床及科研工作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临床工作方面,睡眠中心目前已经诊断和治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例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其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水平一直居国内领先水平,除了积极开展睡眠呼吸障碍的内科治疗之外,还与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密切合作,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体系。睡眠中心自1998年开始开展了发作性睡病的研究与治疗,是国内早进行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的医院,建立了包括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等诊断发作性睡病的特异性神经生理检查方法,完善了诊断和治疗体系,目前已经诊治发作性睡病患者一千余例,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相关研究居于水平。此后先后开展了周期性嗜睡、不宁腿综合征、REM行为异常、磨牙症等睡眠疾患的诊断与治疗。睡眠中心在呼吸科内设立了专业门诊及门诊,可供监测与治疗的床位已达十张,拥有多套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除此之外,还开展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家庭初筛及医院内床旁监测,积极开展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障碍的家庭治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睡眠中心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多项教学任务,在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中开展了“睡眠呼吸障碍”的病例讨论课以及睡眠障碍的见习和实习教学,并培养临床和科研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十余名。从2004年开始开办的“睡眠呼吸监测治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每两年一届,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继续教育项目,每届均有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会。同时睡眠中心还承担了进修医师的培训,为国内开展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工作的单位培养了大批骨干。肺功能室肺功能检查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肺功能包括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等多个方面。其中,肺的通气功能是诊断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的金标准,也是对此类疾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的主要参考指标,在预测疾病发展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肺的换气功能是早期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的敏感指标,也是此类疾病的疗效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肺功能在外科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明确患者是否能够耐受全身麻醉、能否耐受手术、评估术后肺功能丧失或改善及对预后的影响等。该科肺功能室配备了先进的肺功能检测设备,可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的测定,可进行支气管扩张及激发试验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2014年新增营养代谢车,可对重症患者进行床旁简易肺功能测定及能量代谢状态检测,为重症ICU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床旁重要技术支持。肺功能室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具有多年的专业技术经验,熟悉标准的操作规范,掌握基本的专业疾病的肺功能特征,为全院相关疾病呼吸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专业的诊断。呼吸内镜室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科在成立之初已开展了此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学科发展,目前科内已拥有13支各类介入气管镜:2支电子气管镜,6支纤维支气管镜,2支治疗镜,1台超细支气管镜,1支荧光支气管镜,1支高清支气管镜,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除利用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诊断外,还开展了应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活检,肺泡灌洗,全肺灌洗、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冷冻、氩等离子体凝固介入技术,支架植入等项目,大幅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能力,此外该科开展了大量床边和急诊气管镜检查、治疗工作,积极参与急症、重症患者的救治,因纤维支气管镜为有创性检查,需要严格消毒与隔离,因此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不能为澳抗阳性患者提供支气管镜检查。该科专为澳抗阳性患者配备专门的支气管镜,方便了这部分患者的就医,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相对于外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操作具有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对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该科配备有奥林巴斯LTF-240型软硬结合可曲式电子胸腔镜,开展胸膜疾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对呼吸内镜的洗消和保养,该科配备专门的洗消间、自动洗消机,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大限度的避免了内镜消毒不严造成的院内感染。呼吸监护呼吸监护病房现有床位17张,呼吸监护创建以来,不断建立并完善了监护病房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配有先进的监测设备、床旁血气分析仪、无创呼吸机、多种类型大型呼吸机、床旁血滤及ECMO等相关设备,并且常规开展床旁支气管镜诊疗、床旁超声、辅以快速病原学诊断系统,为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强的的硬件支持。医护人员配备充分合理,梯队层次清晰,在疑难及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呼吸监护每年收治数十例危重症患者,包括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免疫受损宿主肺部并发症诊治、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重症哮喘、术后尤其胸科术后患者并发症诊疗护理,均显现了高超的诊疗护理水平,成功挽救许多濒危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及其他相关科室的信任及好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是科室发展的基础,科研工作又是科室不断进步的动力。科研始终是呼吸科工作的重头戏。多年来,该科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及研讨班,调动了全科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积极性;密切观察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动态,积极申请科研基金,形成了良性循环,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该科在COPD易感性研究及早期干预、哮喘的长期管理、转基因治疗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睡眠状态下的呼吸调节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CPAP治疗依从性、中国发作性睡病的易感基因、肺部感染病原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8项,其中部级5项,院内基金2项。每年发表论文20余篇。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获中华科技医学三等奖1项,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教学医院,该科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任务以及护理专业教学任务;还担负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培养外省市选送跨世纪学科骨干培养任务;每年从全国各地招收进修医护人员数十人,每年面向全国举办呼吸医师进修班;同时参加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西城区医药卫生学会等举办的学习班讲课活动。在教学工作中,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本科生支气管哮喘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一改过去的单向式、灌注式为讨论式、互动式,邀请哮喘患者参加课堂教学,课后深入讨论,深受学生好评。多名医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及人民医院院级教师,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果奖和继续教育先进科室奖。
*科室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