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是什么?

2024-05-21 14:59:07

刘奥杰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矮小症,又称生长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正常营养、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下,身高增长速度低于同龄人群的平均水平,或成年后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群的平均水平的一种病症。矮小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还可能伴随其他身体发育异常,如面部特征、四肢比例等。

矮小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下:

1. 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父母的身高通常会影响子女的身高,如果父母双方身高较矮,子女患矮小症的风险会相对较高。此外,某些遗传病也会导致矮小症,如特纳氏综合症、普瑞德威利综合症等。

2. 内分泌因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对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导致矮小症。

3.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是导致矮小症的重要原因。长期的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或微量元素缺乏(如锌、铁、碘等)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4.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对生长发育也有影响。长期生活在高压、高强度的环境中,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此外,环境污染、辐射等也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5. 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6. 其他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矮小症。

总之,矮小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患有矮小症的儿童,及时就诊、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