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2013-04-03 15:37:10

李云 主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好发于30~60岁的男性。损害初发于足背,为针头大淡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或为红斑鳞屑性,形如凸镜面或扁豆状孤立斑丘疹,中央鳞屑较厚,外周鳞屑细小。若将鳞屑剥离,可见小的出血点,为银屑病样皮损。早期多为局限性。后期皮损增多,累及小腿、两臂、掌跖等处。掌跖部的皮损为针尖状角化性丘疹和凹窝。皮损对称分布,躯干部罕见。病程迁延,可持续终身。自觉症状缺如或轻微。

根据四肢为主的疣状角化性丘疹,组织病理有特征性的塔尖样角化过度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健康指南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可内服维生素E及维A酸类药物,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5%水杨酸软膏等,或皮质类固醇类制...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临床上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灰泥角化病 角化性丘疹易于去除。且其下无出血点。 ...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偶见灶状角化不全,棘层变薄。典型的改变是增厚的角质层呈乳头状凸起,...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好发于30~60岁的男性。损害初发于足背,为针头...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是什么?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hyperkeratosis lenticularis ...